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率军侵占我南疆各城,悍然宣布成立哲德沙尔汗国,又相维侵占吐鲁番盆地和乌鲁木齐等地。1871年,俄国乘机占领了伊犁,并于次年6月与阿古柏签订了"俄阿条约",1874年2月,英国正式承认阿古柏政权,赠送其大批枪支弹药,双方签印"英阿条约",阿古柏非法政权成为俄、英侵略和分裂中国领土的罪恶工具。

1874年5月,日本侵略台湾,当地民众据险阻击,清廷命沈谋巧率军渡海赴台,加强防务。同年10月底,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中日北京专约》,中国赔款50万两白银,这引起了清廷内部极大震动。此种形势下,清政府意识到筹建海防的重要性,同化又面临着收复新疆的问题,从而出现了塞防与海防孰重孰轻的争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上奏朝廷提出专注东南海防,裁撤出塞及待出塞各军,将停撤之饷匀作海防之饷。他认为新疆各城自乾隆年间归入中国版图,在没有战事的情况下都需花费二百万两的驻军费,白收数千里的荒漠,于国实为不值。目前,中国军队落后,财富匿乏,其综合国力实在难以既保护沿海又兼顾西域,考虑到兵力和铜力不济,能否秘令出塞各军统领,严守现有边界,不必急图收复新疆失地。

塞防派的代表官员是湖南巡抚王文韶、江西巡抚刘秉章,他们见阿古柏已占我新疆南北两路,而俄英积极图谋肢解新疆,西陲之忧成国家大患,所以持塞防论。他们认为海疆之祸患断然不会来临,观其形势动静,进军西部的平叛却是当务之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西洋各国俄国为大,又距离中国最近,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借不归之势。只要俄国侵略我西北的意图不能实现,那么西洋各国就一定不会在我东南海防进行挑畔。塞防派认为

1875年4月12日,左宗棠上《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的国防战略。并肯定了持海防、塞防者"皆人臣谋国之忠,不以—己之私见自封者。左宗棠不愿放弃广沃的新疆疆土,力主出塞收复失地,维护国家统一以及领土完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国防前线的战略部署和国家有限的财力如何分配,争论的焦点是收复新疆还是放弃新疆。因为东边海防历来薄弱,英法等列强之舰船常在我海域游戈,加强海防迫在眉睫。但现实是西边的新疆已被外国势力侵占大部,出兵边陲、收复新疆是刻不容缓的事。

1875年5月3日,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同月30日,任命李鸿章和沈葆桢分别督办北、南洋海防事宜。接到督办新疆军务的谕令后,左宗棠从1875下半年开始着手准备进军新疆事宜。他首先裁减冗员,整训部队,其次,购买大量枪支弹药,改善装备,再次,多方筹集军粮,转运前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军进军新疆的战略是官军出塞,自宜先剔北路乌鲁木齐各处之贼,而后加兵南路,是致力于北而收功于南也。4月,西征军在肃州举行出关仪式,刘锦棠部为先锋,采取"缓进急战"的策略进军;8月,清军攻占古牧地、乌鲁木齐、伪王城、呼图壁等城池,11月初又收复玛纳斯南城,至此整个天山北路被平定。阿古柏对此局势极为惶恐,他求助英国主子,以避免被歼灭的命运。

英驻华公使威妥玛代阿古柏乞降清政府,要求在我南疆喀什立国,藩属于清,遭到左宗棠的断然拒绝。1877年4月,刘锦棠部南下攻克达坂、托克逊、吐鲁番三城,取得新疆战役的决定性胜利,南八城口户洞开。次年1月,西征军占领和阗,阿古柏侵略被粉碎。这一胜利为伊犁谈判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清军以武力作威慑,借助收复新疆的军威达到不战而屈沙俄之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78年2月,清廷上谕:新疆各城依次收复,现在只有伊犁尚被俄国人占领。俄公使布策与总理衙口大臣会晤时绝口不提伊單,只是以两国交涉各案诸多、复杂为由,借此作为缓交伊犁之计。由此可见,俄国人想继续霸占伊犁不还。

此外俄国还多方庇护叛国贼白彦虎等人,且安置于靠近我方的俄境内。面对此种窘境,左宗棠要求清廷照会俄驻华公使,速催俄总督交出白彦虎等予我,并命令伊犁将军金顺催促俄官速还伊舉,以保中俄两国之友谊。1878年7月,清政府派吏部侍郎崇厚使俄,负责交涉伊犁等事宜。在俄国的威胁敲诈下,崇厚竟然于次年10月2日同俄签巧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清廷多数臣工的愤慨,甚至京城的街巷也议论纷纷,怒骂崇厚卖国行径。左宗棠更是焦虑万分,因为如此一来,将士们浴血奋战收复新疆的成果将大打折扣。左宗棠请求清廷拒约重谈,清政府认为左宗棠所奏能分清利害关系,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赞赏其方略"自是刚柔互用么意",并再次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统筹新疆南北两路军务事宜,以应时局之变。

这充分表明了清政府肯定和采纳了左宗棠关于收回伊犁之方略。1880年2月,清廷致函俄国,以崇厚所议条约多违训越权,事多窒碍难行,改派驻英国公使曾纪泽赴俄重新交涉伊犁问题及订约。为了支持曾纪泽与俄的外交谈判,左宗棠在新疆布防三路,严阵以待俄军的动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80年6月,左宗棠赶赴新疆哈密调兵各战,而且他向其家人详细交代了"后事",抱着不惜与俄军决一死战的姿态,这极大地引起沙俄关注,有力地支持了曾纪泽的外交谈判。加之,俄与英、德矛盾,使之在国际上孤立无援;又因俄土战争,造成俄国内经济萧条;又俄军奔袭万里之遥,此乃用兵大忌。种种的困境,使俄国清楚地认识到,它劳师远征中国,所把握的胜算实在太少。经过半年的艰苦谈判,俄国终于同意将伊舉全部交还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