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复图形购首恶数人。——《明史·黄绾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在什么技术都不具备,什么东西都没有的古代,该怎么去追踪抓捕犯人呢?并且,虽说那时也有通缉令,可古代“通缉令”很多人看不懂,且画得很笼统,真的能抓住犯人吗?

我们都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见到过古代“通缉令”,大部分人是通过古装电视剧见到的,一群人在城门口围着观看的那张纸,应该就是“通缉令”了。那么真实的“通缉令”到底长什么样呢?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通缉令”出现在公元前52年,这份通缉令是《甘露二年丞相御史书》,书中通缉的是一位婢女,并用文字描述了这个婢女的长相,身形等各个特征。虽然记载得很详细,但没有配图,这说明古代早期的“通缉令”还没有实行配图的方法,是到了后期,配图“通缉令”才开始大量使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通缉令”上描述犯人的特征越来越详细,但依然存在许多弊端。第一,“通缉令”的时效性太差。从衙门开始着手制作“通缉令”,再到“通缉令”的发布,以及到四处张贴完毕,事情可能已经发生大半个月了。过去了这么久的事情,很少会有人留有印象,因此根本无法得到高效的效率,时效性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画像不准。古时读书识字的人少,能画画的人就更少了,并且民间画家画画技术也还不够成熟,在“通缉令”上也就只能画个罪犯的大概轮廓吧!

由于古时技术各方面受限,“通缉令”的确存在不少弊端,可是为什么古代那么热衷于利用“通缉令”抓罪犯,并且还能成功抓住呢?接下来,我们就说说“通缉令”的有效性。

其实在古代,这样的“通缉令”也不全是弊,它也有利,否则怎么能抓住那么多的罪犯了。如《三国演义》中,董卓在追捕曹操时,便用到了“通缉令”,他四处张贴曹操的画像,使得曹操无处可躲,最终在中牟县被陈宫捉住。这就说明“通缉令”在古代还是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连坐。古代实行保甲制度,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人犯罪了,这一户,这一甲(十户),这一保都会受到牵连,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一来,大家相互监督,举报犯罪之人。而“通缉令”的用处就在于将罪犯的大致相貌告诉老百姓,提醒他们千万不要私藏罪犯,否则自己和家人也会受到牵连,这样犯人就很难逃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重赏。当老百姓看到“通缉令”后,会对上面的人留有印象。只要有利可图,人们就会竭尽全力,并且这个利还不是小利,而是大利。古代,官府为了能够尽快将罪犯捉拿归案,他们通常会选择重赏,重赏提供罪犯线索的百姓。有时候,人们无意间碰上了罪犯,将罪犯线索报告给官府,就能拿到丰厚的报酬,这极大地激发了老百姓们上报的想法,自然而然,抓捕罪犯的行动就轻松了许多。

图片源于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