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内,阔别已久的武侠剧,开始重出江湖,再次唤醒观众对“武侠”的英雄情怀,近日在央视播出的《大侠霍元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与此同时,还有张一山饰演的《鹿鼎记》,还有许多网络小说改编的原创作品如:《暮白首》《少年游之一寸相思》《锦绣南歌》等等,这些作品的口碑反映都不俗,可由此也带来一定的热点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一个是认为,虽然武侠剧的播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文化娱乐,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但是同质化十分严重,艺术创新很低,尤其是侠义情怀该怎么具体表现,成为创作者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并希望新武侠剧起到对世界新文化输出的重要作用。

新武侠的创作难点

武侠作品,从文化创作角度来讲,目前分为三大类,一个是具有真实历史背景下的武侠作品;其次是以金庸、古龙、梁羽生老先生为代表的伪历史的武侠作品,最后,就是以网络为代表的虚无历史的武侠作品。

真实历史武侠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大侠霍元甲》为例,观众们都喜欢,因为这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富有传奇性,很多人都说,武侠剧就应该在历史的基础上去创作,可是谁也不知道,历史的武侠剧,很难拍,更很难写作,审核的要求之高已经超出想象,就因为里面有历史两字,因为历史不是虚无,是真实存在的,里面基本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的脉络不能轻易改变,不是不可以考虑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可以夸张,但必须得到评审的认可。

也许你认为上述不叫事,但我毫不夸张的说,全都是事!

比如说,剧中人物的服饰造型问题需要历史依据,主要人物卷入的历史事件,这个事件可有历史依据,种种历史依据,都要在审核中拿出证据出来,收集历史依据通过严格的审核是历史武侠作品中最大的难点。

如果创作时间是几个月,那审核时间很可能是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你会天天奔跑在审核的路上。

金庸等武侠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类武侠作品,是所有武侠类型作品中,执行操作最为便利的一种,因为这是代表伪历史作品,什么叫伪历史武侠作品,也是有历史背景,通过设定的虚无故事结构,与历史背景相结合,金庸老先生属于结合最好的一位,其次是梁羽生,最后古龙,不过古龙的作品几乎只有历史朝代,没有任何时件背景。

该类武侠作品,适用于创作、创新,也适用于执行拍摄,可是也是有难度的,主要是版权授权和演员设定,因为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角色形象,所以作者对演员的挑剔程度非常高,这可不是吃一次饭,要花多少钱的事情,而是志趣相投的事情,有了志趣相投,也才会有后来的版权授权,同时作者会参与剧本的创作,也会审核剧本的创作,也许审核机构不难通过,但是作者的满意程度是一个难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以为简单,大师的作品谁都想要,但就是不给你也没有招,如果给了,编剧水平他也会要求严格,即便编剧水平到位,剧本艺术也会出现问题,即便这几项都过了,平台、播台、审核机构还是会给出自己的意见,双方还需要再次磨合,没有个一年真的很难说。

最后的虚无武侠作品:流量大的IP不愁没有人看,但这有个问题,此类武侠作品不缺观众,但是容易引发一些学术观念道德问题,因为此类作品几乎都是宫廷斗、情爱斗、战场斗、对决斗,没有国也没有家的大义情怀,只有虚无的恩爱情仇,很受当下年轻人喜欢,但是容易引发业内学术界的反对,甚至批评。

难点还是在审核平台上,不说了。

武侠片发展至今,类型融合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徐克有句名言,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武侠剧、武侠电影是从中国文化底色里孕育出来的影视题材,它既展现了中国人在现实中的侠义精神,又寄托了国人对于江湖、对于更超乎现实的精神层面的想象。武侠味的继承并不拘泥于固化思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不同的新式武侠剧里,呈现出不同的主题,《月上重火》是“和解与救赎”,《暮白首》是“放下”,《侠探简不知》与《少年游之一寸相思》等新武侠的侠义精神是年轻化的,需要结合现代年轻人的心理需求去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