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少一大半的沉重,是错误的价值观所恩赐的

这几天经常去一家刀削面馆吃饭,看到后厨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厨师。他也不总是在后厨忙碌,偶尔也会跑到前台,帮忙收拾一下碗筷,或者收收钱。神态自若,表情祥和。至少在我前往面馆吃饭的好几天时间里,从来没有看见他露出过愁苦、烦躁等情绪。

我一直以为他应该是这家面馆的老板,因为唯有那些真正将一份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情的人,才有可能长久保持那样的积极,以及从容与平静。

直到有一次,面馆来了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老太太吃完饭付钱,偶然看见了在后厨和面的老厨师,居然带着某种惊讶的口吻说:“哎呀,我竟然又吃上了你做的面。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一直吃你做的蒸馍的。”

从两人接下来的聊天里,我才知道他并非老板,只仅仅是一名厨师,更确切地说就是一个替别人打工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说自己从二十来岁就一直干餐饮了,做了18年蒸馍,接着又做了4年包子,现在做刀削面、手工面,也已经两年多了。

那老太太夸赞他:“那些年我全家一直吃你做的蒸馍,味道就是好。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又碰巧吃到了你做的面,味道好,面条劲道”。老太太也并无刻意恭维的意思,因为老厨师的手艺的确不错,要不然我也不至于连续几天“定点”消费。

如果他们二人的聊天到此为止,我想我不过是遇到了一个勤奋敬业的厨师。就如同这个世界上无数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一样,哪怕是多么平凡的岗位,都能精益求精,力求极致,努力呈现技艺乃至人生的最佳状态。

然而他们接下来的谈话,却引发了我更深刻的思考。十多年吃蒸馍的交情,老厨师估计没有记住这名女性顾客,但老太太显然是认可他的手艺、熟悉他的人品。所以,老太太临了就略带疑惑地问:“以你的手艺,你为什么自己开店,而要去给别人打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厨师回答:“自己开店做老板太累人了。我觉得这样挺好的,啥心不操,只要把自己的活干好就行。稳稳当当拿一份工资,下班了自由自在。”

我相信主流的价值观,一定会评价这个老厨师庸碌无为,不思上进。因为数千年来的主流文化,都在持久且深沉地催促我们要“上”,甚至不择手段、不计代价地“上”。

立志要“志当存高远”,要有“鸿鹄之志”,读书要力争上游,要“学而优则仕”,要光宗耀祖,要修齐治平,“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嘛。就连走路,也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似乎没有了“千里”这个遥远的目标,“足下”就卑微甚至毫无意义。停留一下脚步看看风景会被视为懒惰、狭隘,为走路而走路,只是想享受走路这件事本身更会被视作颓废。

不可否认,在“上”的高调、强烈的驱动下,时间长河里的确涌现了无数的帝王将相、能臣良将、才子富豪。如果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都对应宇宙中的每一颗星星,那么这些人无疑就其中最为璀璨的日月星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我们在仰慕着那些耀眼者的时候,绝不能忘记宇宙中还有数量更为庞大的天体是我们看不见的,还有比看不见的天体份额更无法估量的暗物质。以人类目前技术,根本无法感知和测算暗物质的规模。

也就是说,除过那些耀眼者,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迄今为止,无数人都是平凡的,默默无闻的,很难也或者无法跻身耀眼者行列,甚至连留下一丝一毫的印记都是不可能的。

有了“上”的基调,我们不断地制定成功标准,逼迫每一个人都为了大、高、多而在短暂的时光里艰难跋涉。

老太太的质疑,是因为老厨师没有按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规则,从做馒头的学徒工开始,在成为熟练工,且拥有口碑或者品牌价值之后,顺理成章地开店做老板。然后再将馒头店开成连锁店,成立集团公司,甚至迈步跨国公司,缔造出一个商业帝国来。今天被我们奉为英雄豪杰,看作是神话传奇的那些成功人士,不就是遵循这个路子成长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必须承认,一部分人的劳累和艰辛是生存需要,是为了活下去的不二选择。但至少应该有一半的人,一生艰难追求的,难道不是官位越来越高、钱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大,以及异性越来越年轻漂亮……甚至一些与生活质量毫无关系,与生命意义无法关联的因素,也可以轻易担负在我们的肩膀上。

我们忘记了生命的本真,忘记了生活的意义,短暂生命于是就无可复加的沉重,很多人自愿且积极地成为了某种价值观的奴隶,苦于奔命,疲惫不堪。

而这一切似乎都源于我们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平凡、认可自己的平凡。如果真能像刀削面馆的那位老厨师一般,做平凡的人,认真踏实地,把平凡的馒头、包子、面条做出某种不平凡,安详平静地过平凡的日子,平凡不也是一朵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