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航海学会在2020年学术年会上发布《中国航海科技发展报告(2020)》。据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介绍,报告内容包括了总报告和船舶驾驶、船舶机电、航海保障领域、通信导航与遥感、航道工程与运行、港口建设与运行、货物运输与安全、管理与服务、政策与法规、监管、航海教育与文化等11个分报告。
学术年会现场。图 | cinnet.cn
报告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我国航海领域主要科技进展,就国内外航海科技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存在的差距和原因,展望了未来航海科技发展趋势,并就实际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和措施建议。报告指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未来5至30年将是航海科技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现代信息通信等新技术,将推动航海业转型和新一轮技术发展。
新闻报道。图 | 央视新闻
据了解,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航海事业高速发展,海运已经承担了我国90%以上外贸货物运输。我国港口吞吐量、船员规模居于世界第一,船队规模位居世界第二,航海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图为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沉管隧道可逆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研发与应用”课题成果。图 |stdaily.com
在报告中,智能航运的概念及其未来规划占据了一定的份量。
智能航运,是指由现代信息、通信、感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和传统航运要素深度融合而形成的航运新系统和新业态,是航运业未来的发展趋势。2019年,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未来我国将持续在智能航运方面加大投入,助力海洋强国和交通强国高质量发展。
在第三届“新时代·大航海·强国梦——智能航运与新基建”峰会上,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姜明宝在致辞中表示,要发挥智能航运、新基建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项目的作用,打造一批有特色、科技含量高、标志性强的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带动项目,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智能航运和新基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表示,我国要抓住机遇,‘弯道超车’建设造船强国,强化智能船舶科研项目总体设计、多系统研发并进,以智能船舶为抓手,拉动我国智能配套设备发展,突破配套设备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同时,要重视智能船舶系统、传感器、船用智能设备海上试验测试与研究。
现场采访。图 | 网络
中国航海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宝晨提出:到2025年,中国应该成为全球智能航运技术创新中心;到2035年,中国要构建起高度智能化的航运系统和体系;。那到2050年中国的智能航运,应该是在全球处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为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的建设,发挥比较坚实的基础作用。
下面一起来关注下未来的海洋预报信息。
12月18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6-7级、阵风8级,出现2.5-3.5米的大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级,出现1.3-2.3米中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5-6级,出现1.0-2.0米的轻到中浪;
12月19-21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7-8级、阵风9级,出现3.0-4.5米的大到巨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6-7级、阵风8级,出现2.0-3.0米的中到大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6-7级,出现1.5-2.5米的中到大浪;
12月22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6-7级、阵风8级,出现2.5-3.5米的大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级,出现1.3-2.3米中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5-6级,出现1.0-2.0米的轻到中浪;
12月23-24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5-6级、阵风7级,出现1.3-2.3米的中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0.8-1.5米的轻到中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0.7-1.2米的轻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