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汉居民,或被刘渊人格魅力感召,或被“汉”字招牌感召,数万民众一起来投奔“汉王”刘渊。这其中就包括了以后锁腰谏刘聪(刘渊之子)的陈元达。

陈元达,字长宏。本姓高,因为出生月份对父亲不好,改姓了陈。在匈奴汉国政治秩序极为混乱时,为政治风气的净化、政治改革的推行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福无双至,有支持就有反对,第一个出来反对的就是并州刺史司马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能理解,东汉十三州里,并州包括了现在山西、河东一大片地方,而刘渊称王的左国城就在并州辖区之内,与晋阳(今太原)相距极近,司马腾的头上一直悬着一把剑,他怎么能睡得安稳。

与其坐以待毙,不让主动出击,司马腾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全军出动,陈兵于大陵(今山西文水),宣称要灭掉刘渊九族,以儆效尤。

刘渊也不甘示弱,经过一番动员,刘渊手下,精兵数万,上将千员,正是该找个软柿子练练手的时候。匈奴五部快马弯刀,强弓硬弩。司马腾根本不值一提。与其说是一场大战,不如说是一场屠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腾仓皇东逃,率残部逃往山东,东晋的很多将领都是治国无方,扰民有术,沿途各种抢粮,所到之处百姓苦不堪言。

此役,刘渊一举拿下晋阳、泫氏、屯留、长子、中都等地。

然而,晋阳的老百姓不愿在匈奴人底下生活,纷纷涌上街头打出“乞活”的旗号,刘渊为了收买人心,同意了他们的请求,然而三万多军民都随着司马腾离开了晋阳。

第二年,在山东站稳了脚跟的司马腾卷土重来,派遣司马瑜、周良、石鲜等将进攻刘渊,两军相遇在离石汾城一带,刘渊以武牙将军刘钦等人率领匈奴各部精锐骑兵全力拒敌,将晋军打得溃败而逃。刘渊在并州与司马瑜的军队一共交战四次,连战连胜,打得晋军一时无法再组织起抵抗力量。

司马腾彻底傻眼。心想:“不是我军无能,是匈奴太能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对,当时是因为打不过鲜卑骑兵,司马颖求刘渊去找匈奴骑兵御敌,现在晋朝这些倔强青铜们,直接挑战王者,还真是倔强。

刘渊的匈奴骑兵勇猛异常,每逢战事必尽全力。刘渊儿子刘聪和侄子刘曜,更是当世吕布,纵横驰骋,百战百胜。

一场天灾挡住了匈奴人的脚步,离石大旱,军民补给都成为了问题,祸不单行,此时司马腾借来鲜卑骑兵,再次挑战王者。这一次,轮到刘渊力战不敌,不得不南避上党。

此时大家谁都没想到,最后统一中国北方,终结十六国乱局的,就是这一只小小的鲜卑部落,这是后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说老天对刘渊还是不错的,鲜卑首领拓跋猗狏病死,司马腾兵力不济,刘渊得以平安度过这一年。

匈奴人辉煌的战果不但振奋了匈奴各部的士气,也大大鼓舞了天下乱民的信心,全国各地的反叛浪潮愈发猛烈。

西南方的益州,又出现了一个汉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请看下集,流民也疯狂,李雄登基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