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媒体提出过一种说法,“大多数的中国人早就已经忘记饥饿为何物了”。这样的现象绝对是中国国力不断发展的体现,当然也离不开“隐形大手”的宏观调控,“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在保障民众都能吃饱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在很久以前,我国就已经提出了有关“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硬性要求,这是一条鲜明的红线,也是我国有关粮食最大的底线。

在近年来土地价格疯涨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的农民都希望把手里的土地卖了换钱,而房地产商人们也屡屡将目光放在成片的基本农田上,多方努力之下就是想要把粮食地变成宅基地,想要把“18亿”这个底线往下降一降。

但这显然是痴人说梦,无论买卖土地能够带来多大的经济收入,这条红线是绝对不能触碰的。所以当时有很多城市即使花费大代价拆除城中村,也都没能对城市周边的农田“下手”。

毕竟粮食是一种刚需,不管你腰缠万贯还是一贫如洗,一个人能吃掉的粮食就那么多,而一个人必须吃掉的粮食也是一个确定数字,所以粮食这种东西,必然是只能多不能少的,显然中国政府深谙此道。

从“丁戊奇荒”开始,透视“中国粮食储备战略”

1875年,中国的气候出现变化,山西等多地降雨量突然减少,到了1876年,粮食果然开始歉收,而此时南方的暴雨天气又让很多农作物损失惨重。这样的现状让大多数人都陷入了没有粮食的窘况,当时吃树皮的日子都是好的,就连“吃人”的现象都屡屡发生,而这段时间就被称为是“丁戊奇荒”。

这里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说全世界的粮食突然减产10%,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很多人会猜测,粮食的价格应该要大幅度上涨了,但事情的真相却远远不止于此。

当这10%的粮食不存在的时候,带来的后果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少吃10%的粮食,而是那些吃不起粮食的人被活活饿死,毕竟富人对于食物的需求可以通过金钱满足,可总有那么一部分穷人,无法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生存下来。

这就是为什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绝不可能退让,人民可以忘记吃不饱饭的日子有多艰苦,但是我们的国家绝对不能忘记这件事。

历史上,不仅仅只有我国曾被粮食困扰。比如浪漫的代名词法国,曾在1500年到1800年这300年间发生过40次全国性饥荒,“日不落帝国”英国在1523年往后的百年间,共发生过17次全国性饥荒;而最可怕的还是爱尔兰在1845年-1851年间,因蝗虫侵害导致粮食歉收,直接让这个小国的人口的从800万降至400万。

中国对粮食问题的极度重视

虽然中国的粮食已经有很多,而且价格也不贵,但粮食的供应永远都是国之命脉,“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绝对不允许被动摇。

而这可能是所有人共同的希望,即“丁戊奇荒”再也不要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所有中国人都能永不担心自己没有饭吃,而国人这样强烈的自信心,就是对中国粮食储备战略最大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