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编者按

“在这里看病,我很放心。这里的设施设备齐全, 医务人员尽职尽责,环境也很不错。”王女士的评价得到了前来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就诊市民的普遍认同。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服务宗旨,牢固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竭力提供优美、舒适、便捷的就医环境,于洪区人民医院让百姓能在家门口看病,并且能够看得起、看得好,享受医疗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在 2020 年这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于洪区人民医院在沈阳市卫健委,区委区政府及区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 坚持抗击疫情和医疗服务常态化运营“两手抓、两手硬” 的双线实战。一方面,面对重大疫情,肩扛政治责任, 执起护卫大旗,历经大考洗礼,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方面,紧紧围绕市卫健委“医院管理年、学科建设年、营商优化年” 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区委区政府及区卫健局的鼎力支持和殷切期盼下,抢抓战略机遇,砥砺奋进、开拓创新,在顶层设计、细节打造、内涵建设上不断着力,以“创新管理年”和“质量提升年” 为主题,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为主线,全面实施“一个目标、二项创新”战略,即:打造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科系结构。一年来,医院坚持“人才、学科、文化、管理”四轮驱动,打造了区域医疗新高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医院为人民” 的医者初心和使命担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主动作为,大义担当抗击疫情先锋队

这一年,主动作为,大义担当抗击疫情先锋队

疫情肆虐之际,于洪区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高站位尽忠职守,科学决策、精准防控,带领全院职工投身于全区抗击疫情主战场,持续奋战、慎始如终——夺取疫情战场与医疗救治战场的双赢!最早调派救护车辆、司机及医护人员作为区域卫生系统内首批医疗保障队伍奔赴抗疫一线;最先独守车流量最大的北李官西站出口,全面开展堵卡测温及疫区车辆登记工作;最快速开通掌上云医院,开展咽拭纸标本采集及境外返沈人员安置工作,第一时间提供在线疫情咨询解答。实现:区域内预检筛查转运人次及复工体检人次最多, 开展日常诊疗、体检中心改造、新大楼启用、设备物品招标采购、发热门诊建设等工作范畴最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新冠疫情影响,上半年医院以抗击疫情为首要任务,运营总量大幅下降。随着全面复工复产,在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为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医院快速启动总体发展规划分步骤实施策略,在强基础、保增长的基础上求突破、谋发展。坚持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改善医疗服务为核心,以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为抓手,以精细化管理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出台“抓医疗质量”、“调收入结构”、“强监督管理”“提服务水平”等一系列实际举措,通过高端人才领衔、学科细化,引进名院名医、大力发展普外科、 手科、中医科等内涵建设,使医院专科特色凸显,科系结构逐步完善,形成区域优势,总体运营呈现良好态势,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谋篇布局,提升内涵发展步入快车道

这一年,谋篇布局,提升内涵发展步入快车道

●构建三级医联体服务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2020助力医院科系建设的精英“护卫队”

抓学科建设离不开人才资源,医疗人才梯队建设迫在眉睫,求贤如渴。这一年,医院针对如何培养人才、引进人才,颇下了一番功夫。

精人才·聚名医

在原有名医团队的基础上,特聘中国医大一院神经内科资深专家王慕一教授、辽宁中医(辽宁省名中医)王凤荣等循环内科、内分泌科知名专家来院坐诊,成立中医科、内科、妇科专家门诊,实现市级医疗机构与区医院稳定的业务指导与协作关系,打造全新医疗与健康服务保障网,实现与省内知名三甲医疗机构(中国医大一院、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的远程会诊,为区域医联体转诊患者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科系·促发展

医院立足区域人口的常见病、多发病,针对农村患者缺乏疾病防治常识且糖尿病高发的特点,成立糖尿病治疗专科;针对脑血管病、高血压病高发人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成立神经内科;新门诊楼建成后,积极筹建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区域按二级医院建设标准划分,全面提升急诊急救综合能力。

对标三级医院建设标准,医院推行专科细分。针对内科系,分设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循环内科、神经内科、泌尿科、血液病科。外科分设普外科、骨外科、肛肠外科、手足外科,努力实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立足自身加强人才培养,医院从2019年起先后选派30余名医护人员到市五院、市八院、市妇婴医院、市骨科、市口腔医院和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为医院普外科、肿瘤科、骨科、妇科、内分泌科、康复科、血透科、口腔科、儿科发展奠定基础。

横向整合、纵向深入,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医院成立外联部,通过面向辖区街道、社区、乡村开展义诊活动、扩大宣传的同时初步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以区医院为龙头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设备·强实力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院在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下积极引进128层CT、美国GE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能进行早期癌症筛查、具有高清光学数字化特点的奥林巴斯CV-290电子胃肠镜设备,史道斯超高清内窥镜系统、日本希森美康全自动生化血液分析仪等多种先进医疗设备,使医院诊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创建优势学科、打造医院品牌、提升医疗技术硬核力——2020攀登医院创新发展巅峰的登山队

创发展·定战略

于洪区人民医院借力发展、应势而上,结合区域特点及优势,成立“三大中心”:

——创建区域公立医疗机构内首家现代化健康管理中心。

——成立区域公立医疗机构内首家内窥镜中心,开展无痛胃肠镜检查及肠道息肉电切术治疗。

——成立区域公立医疗机构内首家康复中心,满足区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患者和亚健康人群保健需求。

9月25日,医院创建区内首家现代化专业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全面实行一站式体检及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实行医检分离,男女分区管理,量身订制多种个性化体检套餐,建立永久电子健康档案,全面提供检后跟踪服务。经过2个多月的运营,共接待教师体检、征兵体检、区管干部体检、全区事业单位等60个单位团检及个人体检近10000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0月28日,医院成立区公立医疗机构内首家内窥镜中心——提升了医院对于早期消化道疾病及癌症病变的诊疗能力,目前开展普通及无痛胃肠镜检查术、胃肠道息肉电切术、ESD术、EMR术等消化道疾病的镜下微创治疗,全面提升了医院对早期消化道疾病及癌症病变的治疗能力。开诊仅2个多月的时间,已完成近100例患者的胃肠镜检查及肠息肉的电切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29日,医院中医特色门诊、康复中心正式成立——充分依托中医特色与名院效应,引进知名专家来院坐诊与指导,提高医院知名度与影响力。同时通过完善康复设备,加强人才交流与引入机制,全面提升区域医疗中心康复领域的服务救治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年,服务百姓,砥砺求索岁月足音益铿锵

这一年,服务百姓,砥砺求索岁月足音益铿锵

医院建立以“善水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理念,通过“精服务、暖病患”,“精设备、强实力”,“精人才、聚名医”,全力发展重点科系,积极打造专科品牌,开启外科及妇科手术新时代,从“开大刀”时代迈入“微创”时代,填补了于洪区公立医疗机构内微创技术及其他共计11项治疗技术的空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实施精细化管理、筑牢高品质发展基石

医院通过强化制度落实与质量管控,使医保超支及药占比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加强成本控制,完善领、用、 采等审批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用耗材及后勤支出成本;通过建立完善的外聘人员管理办法和绩效奖励分配方案,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为全力做好今年国债项目采购工作,医院成立纪检监察小组,对七个物品类采购项目和三个设备类采购项目全程参与,严把严审已完成的新门诊楼及感染门诊进驻所需的物品及设备采购过程,确保采购环节合法合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2020年,医院通过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格局

  • 医疗质量明显提高,全市质控检查排名大幅前移;
  • 医疗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科系架构初步搭建,医院专科特色逐渐凸显,全面开启微创外科及妇科新时代;
  • 医联体机制运行顺畅,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 医院工作流程及管理逐步规范;药比及医保超支持续稳控,收支结构趋于合理,纯收入比例及年结余增加;
  • 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职工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明显提高。

● 11月29日,于洪区人民医院新建门诊大楼试营业——踏上新起点,开启现代化医院建设征程。新门诊大楼的落成,标志着医院硬件设施朝着自动化、现代化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当下,未来可期。站在新的起点,于洪区人民医院将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引下,对标“十四五”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目标、新要求、新任务, 吐故纳新、笃定前行,提升品牌内涵、再造辉煌亮点,当好区域卫生健康事业的领航人,走出一条“为社会承担责任,为百姓护佑健康,让人民享受健康红利”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向好态势,加快推进健康于洪、健康沈阳建设,做出更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