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本身是一种创意的艺术,是美好价值观的载体。

可不知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却变成了低俗与无耻的代言人。

尤其是在侮辱女性这一块,他们可以说是乐此不疲。

01

10月13日,杰士邦官微发布了一组营销广告图,并且配上了宣传标语:

“如何评价一个女生真正的嫁给了幸福?”

而广告中的图片内容,却是这个样子的:

用6张手绘的“鲍鱼”图片,来表示女性婚后的变化。

用鲍鱼来比喻女性,长久以来都是一种充满恶意的比喻,难道这篇文案的策划不知道吗?

不,他们肯定知道。

作为知名避孕套品牌的营销策划,能做出这样的营销案例,显然是他们整个团队经过讨论后达成的共识。

换句话说,至少在他们领导层的脑海里,用“鲍鱼”形容女性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更别提他们还用“从小变大”来形容女性的“性福”了。

既低俗又恶心。

然而杰士邦这边的风波刚起,紧接着一向以营销著称的杜蕾斯也翻车了。

10月14日,杜蕾斯被曝光因为内涵广告被罚款81万。

据说被罚的广告是一组杜蕾斯和饿了么、喜茶、淘票票做的联名活动。

被罚款的原因疑似是“性暗示”的内容过于露骨直白。

尽管杜蕾斯一向以广告文案著称,但其实多年来被罚款很多次了。

虽然杜蕾斯的确有很多创意文案看的人会心一笑,但常年在危险边缘试探,迟早会拿捏不准尺度。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如果说杜蕾斯的广告尚且和杰士邦不同,没有直接物化女性歧视女性的话,另一家避孕套大厂——冈本的翻车,就怎么也说不过去了。

11月25日,冈本也推出了自己的营销宣传。

图里的内容,是一个女性在做家务,而另一个男性从后面抱着她。

并且配上宣传语:

你收拾房子,我收拾你。

看似简单的文案,却同时涉及物化女性和低俗下流。

直接把女性塑造成一个“做家务,性处理”的机器。

这条广告一出,马上引起了全网的反感和愤怒。

网友对这些利用侮辱女性来达到营销目的的手段表示了强烈的不满,纷纷留言怒骂:

“滚!”

“简直是侮辱了女性!垃圾营销中的典范!”

网友们骂的很犀利,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刻薄。

但广告本身就是为人服务的,能如此一致地被网友们抵制,完全可以说明他们这次的文案营销有多么失败。

而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管理层对女性的刻板印象。

很多时候刻板印象比偏见和歧视更为可怕。

02

更令人担忧的,不仅仅是物化女性的营销。

而是,在这样的社交氛围中,部分女性出现了低价值感的错误思想观念。

在一档节目中,插播了一条广告。

这条广告,大体内容讲的是性感浓妆的小三和原配争宠。

先是小三嚣张地挑衅原配:

“我能陪他聊新闻,给他讲段子,还能陪他玩游戏,你能吗?”

按照惯例,本以为接下来就是原配如何逆袭秒杀小三的路子。

谁知,下一秒原配往桌上扔了一盒避孕药,反问小三:

“你能吗?”

然后小三就现了原形,变成了手机。

紧接着,广告语“有效避孕,亲密无间”就打在了公屏上。

照这个广告的逻辑,就是即使面对男人“出轨”的事实、面对“小三”的挑衅,女人也不应该怒打渣男、手撕小三,而是要通过给男人提供“无套性爱服务”,来夺回他的心?

这种把女性尊严贬低至此的情节,既荒唐又可笑。

无语的是,广告打造了一个小三的完美形象,又性感又时尚又善解人意。

而原配最大的优势,仅仅是能配合男人吃避孕药过X生活!

用网友解读的话来说,这女性再优秀,还敌不过一个无套。

这种“不戴套能让男人更爱你”的论调,

既把女性物化成取悦男人的工具,又把男性塑造成了无脑的泄欲机器。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广告中的标语是:“别让手机,替代了亲密”。

这种理念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个避孕药的广告,套上了“原配斗小三”的狗血桥段。

整个立场,就彻底变了味。

不仅完全看不到一点关于避孕药的正经科普,反而让人很反感。

就像是《走进科学》里插播了《还珠格格》。

想看科学的人,看了一场狗血剧,想看偶像剧的人,看了一场摸不着头脑的纪录片。

这种做法,明显两边都很不讨好,还砸了自己的招牌和口碑。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还是一条广而告之的内容。

如果让未成年或者一些女性看了,真的误以为吃避孕药就能让男人更喜欢。

这就不是广告翻车这么简单了,这等于是在作孽。

物化女性,已经成了避孕药广告的一个通病。

可这些年来,随着女性的意识逐渐觉醒。

避孕药算是女性保护自己的其中一种方式。

无论是哪个角度来说,它应该是有用而正面的。

可之所以这些广告让人不适,倒不是它重点不放在科普避孕药的功效上。

它本可以从保护女性健康、多元化选择避孕措施等方面,去把产品避孕率高当成一个卖点。

结果却选择了打着擦边球的幌子,暗示“讨好男人要靠避孕药”这种思想。

其实已经暴露出这背后,对女人在两性关系中的嘲弄和不尊重。

说实话,我觉得无论套再多壳子,想再多创意。

只要骨子里瞧不起女性,那么最终广告出来的效果都是会恶心人的。

03

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贬低女性的广告还真不少。

某东美妆的快递纸箱上就曾印过一句广告词:“不涂口红的你,和男人有什么区别。”

英国地铁站里也出现过一则减肥产品广告,广告语是“你的身材准备好去海滩了吗?”,配图魔鬼身材的比基尼女郎。

这些自作聪明的广告创意,最终的后果只是引来广大女性网友的抗议。

当一味标榜男权价值观、对女性降维打击的毁三观广告,就像一杯杯“毒鸡汤”,给年轻女孩洗脑:唯有满足男人的喜好,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

脑残

一旦女性有了这种认知,便可能成为爱情中被支配的一方,无底线地取悦另一半。

04

广告中难免会涉及到两性话题,但如何把握这个度,是值得反思的。

但是柒叔想说,产品和广告的配适度,比起只顾博眼球的低俗暗示更重要。

毕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是避孕套……

钱可以赚,道德不能丢,梗可以玩,底线不能破。

我们期待,这些打着擦边球,饱含歧视意味的广告不再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我们期待,这个社会的男孩,能够在女孩卫生巾不小心掉出来时温和提醒,在女生被经期弄脏衣服时,选择保护。

我们期待,这个社会能够正视两性关系的教育,教会孩子如何尊重异性,将对方都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来尊重,当作一个完整的“人”。

最后,柒叔希望大家可以共同抵制这些充满恶意与侮辱的广告。

积水成渊,聚沙成塔。

一个人的力量,可能过于渺小,但只要齐心协力,终究会将这些淤泥从社会中剔除。

拿女性做低级下流广告的人,最终也会被这些广告所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