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写的《色戒》游离朦胧,三个简单场景切换下,通过人物内心的意识回闪,展示那场情爱,给人晦涩难懂的感觉。

是李安用几段激情戏,彻底激活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也让我们看清了有些女人明知爱错了,还会义无反顾地傻傻去爱、装糊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初有人看过这部电影后,对王佳芝舍弃民族大义,爱上一个汉奸,并为他丢了性命,感觉费解和突兀;直到看了全版的电影后,有些人才会恍然大悟。这其中有火热的情爱,让人撼动了内心深处的缘由;也有被欲望折服,更有真实人性的流露。

这其中的情感变化,也更趋向于心理学上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它是指一种让人情不自禁地屈服于邪恶,对坏人产生好感和依赖感,甚至协助他来害人的心理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爱玲在《色戒》中曾写道,“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

为虎作伥,说的就是老虎把人吃掉了,死后的人还做了老虎的伥鬼,引诱更多的人来让老虎吃掉。

王佳芝就是被老易吃掉的冤魂,她还满心挂念着他。

在她心里,她以为他是爱她的,于是她舍不得他死,便放弃了立场,背弃了使命,却也因为装糊涂的错爱,断送了自己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心理巨变,也只因王佳芝身处乱世,周围无依无靠,是有权有势的老易,给了她安全的错觉。透过这个故事,在那个残酷的环境里,我们看到的根本不是爱情,只是一个弱女子的心疾。

而这种心疾,直到今天还在上演着。

一个女学生怀揣一腔热血,一时冲动就做了业余美色间谍,并且爱上了敌人,这种爱显然是荒唐的。王佳芝一厢情愿地认为易先生是爱她的,她认为俩人间激烈的欢愉,还有他在动情处留下的热泪,以及为她品鉴的那颗大粉钻,这些都是爱情的证据。

老易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在他恩将仇报地杀死了王佳芝后,在他看来这个女人是被他折服的,她是深深爱着自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上,两人明明各怀鬼胎,也互不相爱,只是彼此自作多情地误会了这场糊涂的爱。

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是指受害者对加害自己的人产生了情感,并忘记了自己的立场,甚至会帮助加害自己的人的一种心理反应。

这种心理现象最著名的事件,是一起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劫匪抢劫银行事件。银行里的人质最后保护了劫匪,其中一位还嫁给了劫匪。正是因为劫匪残忍和强大,偶尔所表现出来的温情,让受害人感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佳芝作为一个弱女子,生活中贫困,情感里孤独。她被父亲抛弃,也被心爱的男人丢弃。在她心中,是缺失爱的,也没有任何归属感。

一无所靠,又没钱没势,她没有生活的根基,为了心中那青春火热的梦想冲动,她放弃了贞洁,被一个猥琐的男同学占有了。当为了更像一个美少妇,他们找来唯一嫖娼过的一个男同学,大家瞧瞧散去,留下王佳芝和那男同学,那一刻她的生命已是飘零的浮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神里一片贫瘠,生活中处处是困顿,一个人内心被恐惧和软弱占据着,她也就慢慢屈服于残暴了。王佳芝周围没有亲人,即使有点好感的邝裕民,对她也没起到保护作用,反而用她来设美人计。

在她心中这世界上没有人能给她依靠,谁也不愿意对她负责。她是如此地缺乏安全感,而老易强悍的外表下,恰巧就驯服了王佳芝,并给了她可以做依靠的幻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她的情感开始变得不理智,心甘情愿地臣服于老易,在那男欢女爱间做了他灵魂的俘虏。这种爱在她荒凉的人生中被当做了救命稻草,她明知这种爱是一份错爱,可她就是无法控制自己。

她把这份爱,看做生命里,唯一的一丝光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正是源自于内心的恐慌和安全感的缺失,在加上对方凶狠中偶尔的温情,就让她们彻底沦陷了。

也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们才发现周围那些忍受家暴的女人,她们尽管生活不幸,但总有些女人不下定决心去离婚,甚至还会为自己丈夫做着辩护。是丈夫打骂过后,痛彻心扉地忏悔,还有暴力过后那份柔情似水,这些强烈的反差,弥补了她们的恐慌

我们在强势面前,看到鳄鱼偶尔流下的眼泪,就当成了一种弥足珍贵,其实那不是怜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影片中,王佳芝是个可怜的人,她的故事是可悲的,也值得同情的。在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背后,除了她爱的糊涂,还有一份无奈的内心荒凉。在那样一个年代里,我们又怎能祈求一个弱女子,会变得比男人还刚强?

可是在今天的朗朗乾坤下,面对一些家暴,或者那些恶劣的强势威胁,我们该勇敢地站出来,莫要让这份错爱继续糊涂地爱下去,也莫因软弱做了坏人的傀儡和帮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