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菲律宾比科尔地区渔业和水生资源局(BFAR)发出警告称,在吕宋岛东南部比科尔地区的索索贡省和马斯巴特省的沿海地区,渔业和水生资源局工作人员在贝类中发现了赤潮毒素,因此要求禁止在这些地区采集、出售和食用贝类海鲜。
贻贝。图 | pixabay.com
赤潮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腹泻性贝毒和西加鱼毒等。
渔业和水生资源局局长尼尔森·比恩(Nelson Bien)表示,工作人员对来自索索贡省索索贡湾和马斯巴特省阿西德湾的贝类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样本对麻痹性贝类毒素呈阳性反应。
什么是麻痹性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一类神经肌肉麻痹剂,它能阻断细胞钠离子通道,造成神经系统传输障碍而产生麻痹作用,进而使人中毒,它是所有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结构式。图 | 源水印
这种毒素对贝类是没有毒的!但是,当人食用含有毒素的贝类后,毒素就会迅速释放,然后呈现毒性。一旦发生中毒,潜伏期仅为数分钟或数小时,中毒症状包括四肢肌肉麻痹、头痛恶心、流涎发烧、皮疹等,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停止。
虽然食用贝类会导致中毒,但是这种毒素其实并不是由贝类产生的,而是由于海洋里的细菌产生,在海藻上沉积,然后贝类等吃了这些海藻,再通过食物链富集,进而进入贝类等的动物体内,并在其体内经历蓄积、放大和转化等过程形成的赤潮生物毒素。
赤潮时的海面。图 | 网络
除了赤潮时的贝类海鲜外,还有一种海洋生物也十分“危险”,那就是河鲀。
河鲀。图 | pixabay.com
河鲀,俗称河豚。目前所有种类的河鲀体内都含有神经性毒素——河鲀毒素。河鲀毒素是一种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也是自然界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神经毒素之一,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食用野生河鲀存在很大风险,很容易因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中毒。
值得一提的是,河鲀毒素不只存在于河鲀体内。在某些海洋生物中,比如云斑栉虾虎鱼、织纹螺等体内也可能含有这种毒素。
最后提出一些建议,消费者在选购贝类等水产品时,应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赤潮毒素暴发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和购买食用野生的贝类。如果要品尝这些“危险”的海鲜,尽量选择正规的餐厅食用,或者去大型的超市、市场等通过正规渠道购买。
下面一起来关注下未来的海洋预报信息。
12月25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6-7级、阵风8级,出现2.5-3.5米的大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5-6级、阵风7级,出现1.3-2.3米中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1.0-2.0米的轻到中浪;
12月26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5-6级、阵风7级,出现1.5-2.5米的中到大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0.8-1.5米的轻到中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0.7-1.2米的轻浪;
12月27-29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1.0-2.0米的轻到中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4-5级、阵风6级,出现0.7-1.2米的轻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3-4级,阵风5级,出现0.5-1.0米的轻浪;
12月30-31日
台湾海峡东北风7-8级、阵风9-10级,3.5-5.5米的大到巨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东北风6-7级、阵风8级,出现2.3-3.3米的中到大浪;
厦门沿海东北风6-7级,出现1.5-2.5米的中到大浪。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