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许多人手指和脚上,会有一个个小的透明水泡,困惑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些是什么?可以挤破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些小水泡叫做汗疱疹,它也属于皮肤湿疹的一种。

中医早就知道这种病了,在明代就被称为“蚂蚁窝”

清代《疡医大全·蚂蚁窝》中记载:“蚂蚁窝多生手足,形似蚁窝,俨如针眼,奇痒入心,破流脂水.”

这种汗疱疹一般多发于手或脚的侧面等汗腺特别发达的部位,把这些小水泡挤破后,里面会流出清澈的液体,过几天后小水泡会脱一层皮,露出发红的新皮,但是也容易皴裂,会疼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中,常看到有些人手指甚至脚趾发红、脱皮,就是这个原因。

汗疱疹一般在春末夏初的时候开始发出来,往往到了夏季就变得最严重,到了冬天就自己好了。

但是它又会一批又一批反反复复发出来,让人很是苦恼。

那么,小水泡的原因是什么呢?

体内湿气过重!

古人说湿是百病之源头!

春末夏初,天气开始变得湿热,尤其最近是梅雨天气,到处都是湿哒哒潮叽叽的,不少人舌苔发白,大便黏马桶,都是体内的湿气很重的。

处于潮湿环境的木头,非常容易长蘑菇。

人体也是这样,如果长期处于比较严重的潮湿环境中,就容易长湿疹、小水泡。

天气湿热,如果体内湿毒过重,存在体内的湿气就开始漫出来了。

体内湿热上升时就会在身体上反应,手上、脚上出汗又比较多,导致霉菌细菌的不断滋生,在人体受到霉菌的感染后,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种小水泡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夏天体内湿毒过重?

除了环境湿热,还有饮食方面。

夏天,我常常无法控制自己,吃冰淇淋,西瓜,冰可乐,不小心吃了太多的冷食。

或在晚上吃脂肪和浓稠的味道,串,烤肉,小啤酒等,会使热量和水分破坏脾胃。

另外,天气炎热,心情烦闷、暴躁或者思虑过度,也会劳伤心脾.

脾失健运,运化失常,湿热内聚,同时又受到暑湿的侵扰,内外合邪,不能疏泄于外,就只能熏蒸肌肤.

发在身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湿疹”,发在手指脚趾上,就是“汗疱疹”了.中医治疗汗疱疹,思路跟治疗湿疹是一样的.

尽管看汗疱疹是手头的问题,但这归结为脾胃功能障碍啊.

你去看西医,西医医生对症治疗开点药膏涂涂,过几天症状下去了.

可这只能缓解一时之痒,过一阵子还会不断复发,但中医看病不只是“治标”,而是要“治本”,要找到病的根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健脾胃就是根本!

要想脾胃好,就必须先祛湿.

健脾祛湿是我们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同时,夏天不要过度依赖空调,一直呆在空调房里,要多运动运动,给身体一些出汗的机会.

切记:当手部出现小水泡时,一定不要着急的去将其挑破.如果感到瘙痒,不要过于用力的搔抓,这样反而会加重病情,可以涂紫草膏来止痒.

小汗疱疹是身体发出的警告。如果您不痒,请不要忽略它。健脾利湿是一项持久的工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