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是特殊且难忘的一年。

从年初房企大手笔支援抗疫,捐款捐物到三条红线压身,所有房企回到同一起跑线……可以说这一年中,几乎每一件大事都足以写进楼市的历史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房企在抗疫上冲锋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了各个行业的经济,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房地产行业,多地售楼中心先后关闭,多家房企的销售业绩一落千丈。

可即便如此,大多房企依然以捐款捐物,减少租金等方式在抗疫上冲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23日,融创率先向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之后又追加1亿元。随后恒大,万科,中梁等多家房企也先后大手笔支援抗疫。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总计有超过170家房企支援抗疫,其中捐款累计超过25亿元,口罩530万只,隔离服92万套,另有388万副手套等医疗物资。

二、直播卖房新体验

受到疫情的冲击,房地产行业损失惨重。为了销售业绩,售楼处不得已将卖房搬至线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薇娅,李湘到大张伟,罗永浩,可以说房企为了卖房是使足了力气。虽然在直播中,购房者可以通过VR,图片,视频等形式,较为直观的了解多个楼盘信息。

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多个房企直播卖房的新体验并不好。而且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种新形式更多的是起到一种蓄客和引流的作用,最终的转化还是要靠市场检验。

三、三道红线压身

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银行以及12家重点房企(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中梁、保利、新城、中海、华侨城、绿地、华润和阳光城)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其中会议的重点就是三道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10月底数据显示,87家被跟踪的样本房企中,三道红线全碰的房企高达24.1%,而完全没有触碰的房企仅占12.6%。

为了适应监管要求,许多房企都开始分拆物业,配售新股、打折促销,其目的就是降负债,加强现金流管理。

四、“打新热”层出不穷

今年由于新房限价等政策,导致周边二手房价格都高于一手房,从而形成了价格倒挂,这也导致多地出现“万人摇”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杭州总计出现过六次“万人摇”楼盘,而南京也出现过一次。不过这些楼盘无论是规模还是倒挂价格跟深圳的华润城润玺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根据网上数据显示,该楼盘的开盘价就每平13万元,而周边二手房的房价则高达18万元每平,其中的差价就有5万。如果买个100方的房子,再转手卖出去,一套就可净赚500万。所以在开盘前数月就出现了不少打新攻略,包括“众筹打新”“借票代持”等操作方法。

此事也被新华社重点批评,称“打新热”背后的买房牟利现象与“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驰。

五、“大鱼吃大鱼”

在2019年末的年度会议上,易居CEO丁祖昱就曾预测,2020年房企将会演变成大鱼吃大鱼的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不其然,开年不久,世茂和福晟就官宣牵手。根据资料显示,世茂将协助东方资产,信达资产两大金融机构,帮助福晟进行债务重组,并代为操盘。

不过,显然整体合作远比项目合作要复杂的多,截止目前,福晟的资金困局仍未解决,多个项目出现停工状态,创始人也下落不明。

福晟之后,便是泰禾。因为疫情的原因,泰禾的流动性危机是雪上加霜。不过就在7月31日凌晨,泰禾迎来了万科的入股公告。

当然,此次入股,万科也设置了先决条件,其中一条就是泰禾制定债务重组方案并与债权人达成一致。

目前,泰禾最终能否等到万科依然未有定论,而根据相关记者爆料,春节前后就是该事件的分水岭,目前双方推进过程中的一大矛盾点就在于黄其森是否愿意出让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