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和诸葛亮谁更富智谋?前者更强,有两件事就是明证

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流行,诸葛亮是被后人尊奉为智慧和美德的象征的。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也评价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话说回来,即便抛开了小说的演绎和文学重塑,正史里的诸葛亮也以其忠诚、坚贞、勤政、廉洁而被后世的人看作是处世为官的楷模。

三国是一个龙腾虎跃、群星璀璨的时代,期间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智者和猛士。在诸葛亮主政蜀汉时期,对手阵营主要是北方的曹魏集团和东部的孙吴集团。

如果从高层决策的角度看,魏蜀吴三国的对峙其实就是三方的主帅之间的博弈。三方的主帅,并存时间最长的莫过于诸葛亮、司马懿和陆逊三人。

因为蜀汉奉行的是“东联孙权,北抗曹操”的战略,所以除过白衣过江和火烧连营,东吴和蜀国之间再无其他剧烈冲突。而且这两次冲突中,蜀国方面的主帅分别是关羽和刘备,所以从正面对抗的角度看,陆逊和诸葛亮两位主帅在并存的时间内一直是长期和平共处的,二人并未发生过直接的对抗。

于是,司马懿就成了诸葛亮一生遭遇的博弈时间最长、正面对抗次数最多的对手,也是最强悍的对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出于正统史观和文学效果的需求,总是在有意地拔高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失败,不会归咎为诸葛亮方面的失误或者实力不足,总会想方设法找出合理化理由,使之始终保持“虽败犹胜”的状态。

而司马懿尽管是数次对抗的最终胜利者,甚至是整个三国时代的最后赢家,但总会被刻意描绘成无能、胆小甚至龌龊的战斗高级指挥官,甚至在“火烧葫芦谷”一役里,司马氏父子三人差点一起被诸葛亮“包了饺子”,葬身火海。

然而,事实上的司马懿就如此不堪吗?如果抛开了小说的“演义”成分,将这两个平生最为匹配的对手放在一个更深远的历史背景之内,放在一个更加公平的对比条件之下,我们很容易得出司马懿在智谋上是胜过诸葛亮的。特别是战略能力,司马懿远胜诸葛亮。

首先,这两个对手的生存环境是有着巨大差异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就好比一个是根正苗红的嫡子嫡孙,而另一个更像马路上捡回家的野孩子。

诸葛亮是在刘备几乎一无所有的时候加入到蜀汉核心集团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时间上就占据了优势。再叠加上“雪中送炭见真情,锦上添花不如无”情感效果,诸葛亮在蜀汉集团创始人的心目中拥有着不可动摇的牢固地位。

相反,司马懿加入曹魏集团就在一个相对不利的时间点。虽说司马懿出身世家,但在曹操白手起家的时候,元老级的班底队伍里,是没有司马懿乃至司马家族的人影的。

刘备邀请诸葛亮辅佐自己,费了“三顾茅庐”的周折,诸葛亮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充分的被尊重甚至仰慕。所以,对于诸葛亮的到来,刘备有着“如鱼得水”的喜悦和感恩。

而司马懿加入曹操的阵营,这个过程是相当憋屈的。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派遣使者以强制手段让司马懿当了自己的文学掾。使者传达了曹操的意思:“若复盘桓,便收之”,意思非常直白:若是推三阻四,没有你的好果子吃。这时的曹操已经贵为丞相,完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布局,对于司马懿的去留,多少是有点可有可无的心态的。

“如鱼得水”的刘备,对待诸葛亮是非常信赖且倚重的,他给诸葛亮最大限度的放权。从身份上说,初来乍到的诸葛亮仅仅算是刘备的幕宾,但随着刘备的“培养”,诸葛亮很快就掌握了军事指挥权、人事任免权、重大事项决策权等核心权力,成为了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

后来白帝城托孤,刘备进一步将诸葛亮推到了继承人刘禅的“相父”的位置,从此诸葛亮就成了蜀汉集团真正意义上的一号人物。刘禅对诸葛亮言听计从,整个蜀汉集团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足以与诸葛亮抗衡的政治对手。从内部环境看,诸葛亮在蜀汉集团大权在握,一言九鼎,完全可以呼风唤雨。

但司马懿则身处在一个“荆棘密布”的环境里,曹操或许是因为觉察到了司马懿的雄才大略,或许如同《三国演义》里说的那样,梦见了“三马同槽”,对司马懿始终保持着戒备甚至敌意,并特意叮嘱继承人曹丕:“司马懿鹰视狼顾,不可付于兵权。”

曹魏集团人才鼎盛,虽说曹操实现了集权,但内部还是形成了一些相当强势的政治集团的,例如与曹操有着血亲关系的曹真、曹休,还有已经在团队中经营出一定基础和威望,且位高权重的陈群、王朗、华歆等柱国大臣。从起初的根基看,这其中的任何一股力量都足以和司马懿抗衡。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就如同一个刚刚被娶进门的小媳妇,“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谨小慎微、逆来顺受地在曹操父子和同僚之间斡旋,彻底一个“在夹缝中求生存”。

尽管诸葛亮与司马懿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托孤重臣,但诸葛亮的这个身份似乎更加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而司马懿的这个身份就是长久地保持警觉、忍耐和委屈得来的。就凭这份处逆境而不放弃、不懈怠的坚韧,以及巧妙化解各种不利因素、游刃各大潜在敌对势力的能耐,诸葛亮已经是稍逊一筹了。

其次,在两人长期、多次的正面斗争中,司马懿的策略更具备大局思维和长远眼光。尽管《三国演义》在力求给诸葛亮保持一个战无不胜、虽败犹荣的形象,但具体分析,的确有点弄巧成拙的效果。

诸葛亮在蜀汉是拥有绝对的领导地位的,他不必出征的时候获得兵权,回来之后立即上缴兵权,因为他不用担心因为手握重病而遭到忌惮和猜疑。六出祁山(史书记载仅有两次)的过程中,的确有过后方谣言诸葛亮必将称帝的事,且因为谣言影响了战争结局。但诸葛亮回师之后,很快就肃清了谣言,处决了始作俑者。从处理的速度和效果看,诸葛亮对蜀汉的大局是完全操控的。

司马懿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优势。曹操之所以没有杀司马懿,是因为司马懿通过努力表现获得了曹丕的一点点信赖。曹操父子唯有在无人可用的窘迫之中,才会被迫启用司马懿,而且还是在相当高的警惕中任用的。

诸葛亮每次出兵,都是倾国而动,总是在追求最快速的、战果最大化的结局,因为他还没有“功高震主”的担忧。司马懿每次战争结束之后,要么主动赶快上缴兵权,要么被罢黜。更要命的是,他每次战斗都要控制战果。

后世的人,都比较瞧不起司马懿的“龟缩”战术,因为不论胜负,这种战术始终是缺乏英雄气甚至男人味的,所以《三国演义》里就有了诸葛亮以女人衣服羞辱司马懿的情节。但实质上,司马懿的高明之处,也恰好在他的“龟缩”战术上。理由有三:

其一,蜀道艰难、补给线长,粮草军需运输困难,所以诸葛亮每次出击,都需要速战速决,基本没有打持久战的条件。司马懿恰好抓住了诸葛亮进攻的这一弱点,以坚守不出策略让诸葛亮自我消耗,从而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其二,诸葛亮可以追求战果最大化,但司马懿不行。如果双方放开手脚搏杀,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司马懿败不起,失败不但意味着魏国利益的巨大损失,更意味着司马氏的灭族之祸;但胜利也不能战果辉煌、战功显赫,因为这同样也会招致朝臣的嫉妒和曹操父子的致命打压。

既要立于不败之地,又不能招人忌恨,在确保胜利和控制战果之间实现微妙的平衡,这本来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事。而司马懿的“龟缩”战略,战与不战、在哪里打、打到什么程度,均由不得诸葛亮,而由司马懿把控,使战争的主动权回到了防守的一方,也非常有利于控制战果,这也使得司马懿在保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上寻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其三,“龟缩”战术符合魏国的长远利益。总体而言,诸葛亮的战略是主攻魏国的,也有点以攻为守的意味在内。而曹魏集团的长久战略和攻击重心是放在东吴的,司马懿坚壁清野的策略,可以把战争消耗降低到最低限度,有利于给魏国保存实力,甚至给司马家族最后替代曹氏家族培植力量。

中国的传统文化,既有“不以胜败论英雄”的论调,更有“成则王侯败则贼”的现实。诸葛亮的《隆中对》美名传于四方,但归根结底只是实现了“天下三分”的前半部分,“恢复汉室”的最终目标并非实现;而司马懿父子不但有效保护了魏国的利益,而且实现了政权成功“嫁接”和天下归晋。若论战略眼光和落实能力,司马懿胜出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司马懿是否才是三国时代的最强战略家?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