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非遗会客厅助力非遗传承人系列活动——洛阳南无拳文化研究会十周年传承成果汇报展演在上阳宫观风殿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活动现场,南无拳第30代传人刘成庄为大家展示了拳法及内功,各代表队队员各显身手,令观众享受了一场“武术”盛宴。南无拳的武学理念来源于老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道教内功(气功)、外功(武术)的精华,由掌法、步法、腿法、技法等内容组成,是一套简便的养生健身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术在中华大地上传承数千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南无拳第30代传人刘成庄是南无拳的非遗省级传承人。近年,刘成庄把21套南无拳化繁为简,编排出一套18式南无养生拳,专门让普通群众练习,对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2010年,在老城区的支持下,南无拳申报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又申报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无拳发源于洛阳上清宫,是全真道创立者王重阳七真子之一谭处端所创建的一套道家养生拳,距今已有840多年历史。如今,我市练习南无拳者已有万余人。在一些校园、社区里和广场上,经常能看到练习南无拳者的身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12月28日,洛阳南无拳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年来,南无拳的爱好者由最初的一千多人发展至今天的十余万人,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还曾走出国门进行文化演出交流。曾获得2012年第二届全国中老年才艺大赛《金星奖》、2015年河南省首届老年人创新优胜节目。多次参演全国社区及洛阳市社区春晚,全国非遗宣传日、牡丹文化节演出、洛阳市宣传部创建办,好人颂艺术团等数百场公益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建洛阳市委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洛阳非遗会客厅发起人秦爱花表示:南无拳是洛阳优秀的非遗文化代表,洛阳非遗会客厅一直致力于洛阳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未来,非遗会客厅将做好“传承”文章,把历史文脉延续下去,做好“弘扬”文章,把时代价值发挥出来,做好“创新”文章,把文旅业态丰富起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使非遗传承这一古老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图文: 单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