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没有改变A股市场在注册制改革背景下的向好趋势,2020四大股指集体上涨,并以全年最高点完美收官。创业板指年度涨幅超过60%,翻倍甚至翻数倍的个股比比皆是,虽然仍有相当比例的个股是下跌的,甚至跌幅巨大,但说2020年是投资大年一点也不夸张。笔者认为,相比2021年,作为投资大年的2020年也仅仅是2021年更大行情的热身和蓄势阶段,2021年将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大年,以上证指数为代表的A股各大股指均将出现显著涨幅。

刚刚过去的2020年,可以说资本市场写下了无数个创纪录的历史数据,在注册制成功落地创业板之时,创业板指冲破2900点并创出了近5年来的新高、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创历史新高、投资者开户数创历史新高、基金发行规模创历史新高、新股发行数量创历史新高、贵州茅台创历史新高......;接下来创新高的就是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指数了。截至2020年12月31日数据,距离历史最高点创业板约涨35%、中小板30%、上证指数80%,这样的涨幅均有望在2021年完成;上证指数虽然距离历史高点有些远,但在以银行为代表的大象起舞时也是很容易实现的。

首先,自2019年初以来的本轮行情是建立在注册制这一制度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2021年将是注册制改革落地存量市场的最重要一年,中小板、深圳主板市场将大概率在年内完成注册制的落地,上海主板也正在加速推进,有望在年内完成大部分前期工作;在注册制没有全面完成存量市场改革的情况下,整体向上的行情是不会出现大幅度回撤的,更不会形成行情的趋势性下跌,否则改革将前功尽弃,这是不可能出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因此,2021年A股市场仍将是整体向上的多头市场,而支持指数大幅度向上并创新高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即强有力的政策面和超预期的市场面。

政策面:在鼓励储蓄、社保等资金流入资本市场以及增加投资者获得感的新思路下,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资本市场,其历史使命在2021年将得到更大更好的发挥,其中指数的大幅度上涨就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2020年异常宽松的各项政策在2021年将发挥更加明显的叠加效果;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扩大直接融资比例的最高指示,如果没有持续上涨的市场环境是无法实现的;自2019年以来针对发展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可谓精准、有力。

市场面:公募、私募基金在2020年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得到了规模和收益的双丰收,为2021年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消费、科技、医疗以及题材、顺周期性板块的巨大赚钱效应更是激发2021年全民投资热情的导火索,相信不论是开户数还是证券交易印花税都将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会进一步推动指数的向上,而指数绝对空间的上涨,会带动更大的投资甚至投机热情,更加火爆的市场就这样形成了;而疫情的有效控制和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大经济体,国内资本市场更是迎来了超预期的巨大发展机遇。

其次,2021我们将在完成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迎来第一个100年,即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用多说,在百年庆典之际,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资本市场迎来一场饕餮盛宴并不过分,况且2021也是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新起点,更是面向下一个100年即建国100周年新的起跑点,这是市场预期巨大,投资人信心倍增的一年,而巨大的信心最终将通过A股市场的指数涨幅来体现。

第三,中国正在经历千载难逢的“第三次国运”。第一次国运:即“全球化红利”,2001年入世开始。第二次国运:“互联网红利”3G应用开始。第三次国运是从疫情开始,全世界知道了中国这边的风景独好;2020年出口的创纪录和疫情的有效控制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而通过一个“有深度和广度的资本市场”为支点,撬动全球财富的纳斯达克发展模式已经得到高层的充分认可。A股市场在2020年总市值70万亿的基础上将以全球最快速度突破100万亿、200万亿......。

2020虽然整体上涨,但结构化行情异常突出,A股港股化、美股化特征愈加明显,除了少数头部的机构抱团股票涨幅较好外,大部分个股依然表现不好,说明多数中小投资者是亏损的;2021年是2020年的升级版,其结构化特征只会更加突出,这在注册制背景下已经是不可逆的市场化特征。2021怎么做?1、继续坚定持有机构扎堆抱团取暖的核心资产类的股票,尤其是市值没有天花板的消费、医药等龙头公司;2、继续重点配置基金,尤其是符合产业政策的成长性行业基金和ETF指数基金;3、坚决放弃对无核心竞争力、无突出主业、无成长性公司的幻想;回归投资的本源,要么买最好的公司,要么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