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真我

人首先要学会放松,才能绕开大脑意识的作用,找到真我。

从心理学的角度,人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头脑引导的自我(意识层面,知),一个是身体引导的自我(潜意识层面,行)。当知行合一时,人的状态是最好的。当知行不一时,人就容易纠结、矛盾、怀疑自己。

02

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爱世界。如何活好我们这一生,让爱由心而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事情。

王尔德说,爱自己是终生浪漫的开始。只有学会爱自己,才能更好的爱别人。爱自己就要和过去的恶习告别,爱自己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优秀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心绪

人到暮年,最重要的成长都掩藏在岁月里。见过惊涛骇浪,也经历过涓涓细流;尝过山重水复的艰难,也等到过柳暗花明的喜悦。时间沉淀了少年时的浮躁,淡化了中年时的名利,却淬炼出了新的心境。年轻时好人云亦云地题写“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类……自己根本做不到的座右铭或其它格言警句等。

其实到一定年龄段后,淡泊已不难,不需要向任何人来明志。宁静亦不仅是一种精神常态,也是形体上的一份笃定,更不会因致不远而焦虑。虽然自己说不上这是僵化还是修为,但心境的确已接近空灵。

04

人生觉悟

有人说,人生有三种境界:最低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后的淡然。也有人把人生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境界是可以无限提升的,越往上走,看到的天地越宽,风景越美。心底无私天地宽。直到不可思议!

境界的提升只靠一个字:悟。境界无上限,只有“悟”,不停地下功夫,不要心胸狭隘、故步自封,也不要有点进步就沾沾自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事心不乱,无事心不空;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心大世界小,心小世界大。做事就是修心,修心就是觉悟,觉悟即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温暖和支持

漫漫长路中温暖过和支持过你的那些人,他们即使生活在过去碎片般的往事里,你每每想起,也会莞尔一笑,心存感恩。

在你成长路上曾经影响过和塑造过你的那些人。当你行走在消极低落的黑暗中,那些人就像明灯鼓舞着你冲破黑暗,去拥抱积极的生活。

06

不放弃

人间的一切意外,都是世界的有意安排。失败不是悲剧,放弃才是。对于永不放弃的人来说,每一次失败,都是黎明的曙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尊敬

敬,就是不苟且,就是内心里对自己人格的自爱自重,可是在功利时代,真假、善恶、美丑已经完全颠倒,价值理性已经完全解体,意义本身也失去意义,因为,这种只有价值属性的“人”才会去追寻和建立的终极目标,在现实的巨浪面前,犹如被冲掉的沙雕。

人类辛辛苦苦几千年才抬起的高贵的头颅,将再一次向本能低级的世界低垂。

08

学问的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是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成长,最终成就自己的道德人格,这才是孔子所说的学问,也是学者的为学态度。

但今之学者往往把学问作为求取进身向上晋升攀爬的工具,使人欣赏自己,得到外在的荣誉,就以为自己真的获得了学问。其实孔子的真实意图完全不是如此,孔子让我们要严格区分这两种态度,让我们反省读书做学问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