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病毒都是一个让人感到恐惧的词,同时它也是自然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物质,它是如此的简单,简单到连一个细胞都算不上,只是由蛋白质包裹的一个核酸分子而已,它甚至自己都无法表现出生命迹象来,无法自己生长,无法自己复制。同时它又是如此的复杂,复杂到拥有上亿种不同的种类,可以侵入地球各种生物体内,并且拥有着复杂的传播方式。
但是,就是这个介于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有机物质,让处于食物链最顶端的人类都捉摸不透。我们说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那么,病毒在自然界中有没有天敌呢?我们简单地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虽然病毒的种类繁多,但是从目前来看,对人有威胁只有200多种,而大部分的病毒只对自然界中的某些生命体有威胁或者以某些生物为寄主(对该生物没有表现出伤害性),比如蝙蝠身上虽然携带着多种病毒,但是蝙蝠并没有症状的表现。
没有人知道病毒是从什么时候在地球上出现的,也没有人知道它们是如何出现的,以至于在人类对病毒完全陌生以前,面对它的侵袭,人类束手无策,比如曾经在人类世界肆虐了上百年的天花病毒。
在1899年,荷兰的微生物学家和植物学家马丁努斯·威廉·拜耶林克首次从斑驳污损的烟叶中检测到了一种不同细菌的有机物质,它就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病毒烟花草病毒。之后,人类开始了对病毒的研究史。
从19世纪,病毒这个词进入人类生活开始,科学家们就没有停止过对病毒的研究,但是,到了21世纪,人们依然没有发现病毒的“天敌”。因此,天敌是指A主要危害B,或者主要以B为食。而在之前的研究中,科学家们没有发现任何一种生物可以危害到病毒,即便是生物体内的免疫系统在面对病毒时也很难发挥作用,更没有一种生物是以病毒为食的。
所以,一直以来,病毒都被誉为是自然界中唯一一种没有天敌的存在。但是,科学是在发展的,一切的谜题终将会找出答案。
在2007年,科学家在海洋中发现了一种原生生物,它的进食器只有100多纳米,它就是聚胞动物。如此小的“嘴”就意味着它的食物必须要小于100纳米才有可能被它吞咽。起初,科学家一直以为它们是以体型在100纳米以下的微生物和细菌为食的。
到了2008年,地中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以称作是“病毒克星”的病毒,这种病毒能够感染并消灭其他的病毒,研究人员将该病毒命名为“Sputnik”,因此一个全新的病毒名称出现了-噬病毒体。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Sputnik”算是病毒的天敌之一,不过从本质上说它也是病毒。(参考:Naturedoi:10.1038/nature07218)
随着科学家们对病毒研究的深入,时间到了2020年的9月份,美国比奇洛海洋科学实验室单细胞基因组学中心主任RamunasStepanauskas博士和其他的研究人员分别从大西洋西北部的缅因湾、地中海的海水中中取得了1698种原生生物。通过对这些原生生物的基因测定,Stepanauskas博士发现,大部分的原生生物的体内有细菌的DNA,这代表着许多的海洋原生生物是以细菌为食的。不过,在检测中,来自于缅因湾的样本中有51%的原生生物体内有病毒的DNA,来自于地中海的样本中有35%体内有病毒DNA。
最关键的是,博士还发现choanozoans(聚胞动物)和picozoans(皮胆虫)这两种原生生物,这两种原生生物的个体体内100%都有病毒的DNA,而且在它们体内的病毒DNA是以非感染性的。这一发现解开了2007年,科学家没有搞清楚聚胞动物食性的谜题。(参考:《生命科学》:单细胞基因组学揭示了海洋生物所消耗的病毒)
通过对皮胆虫的进步研究发现,在其体内基本被非感染性的病毒DNA充斥着,再结合皮胆虫的进食器吞不下绝大多数的细菌(病毒比细菌小很多),所以,科学家认为,皮胆虫和聚胞动物是许多病毒真正意义上的天敌,它们在海洋中肆意的吞噬并消化着病毒。
综上,病毒也是有天敌的,从目前科学的研究发现,噬病毒体、聚胞动物、皮胆虫均为主要以病毒为食的存在,所以它们都是病毒的天敌。我们之所以恐惧一种事物大都是源于对该事物的未知性,而这恰恰也是我们害怕病毒的原因。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终有一天,病毒不会再让我们感到恐惧,而能够发现它们的天敌,就是黎明的一丝光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