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我校“十四五”规划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学校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新的一年,学院将坚持创新发展、强化内涵建设的工作总基调,按照“1193”总体发展思路,秉承“以评促建求规范、强基固本重内涵、凝心聚力谋发展、创新跨越谱新篇”的指导思想,积极作为,满怀信心面向未来,在新的一年里奋力开创新局面。

01

实现一个核心目标

新一年,要围绕“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一中心任务,落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方针,按照合格评估“四三二一”的要求对应指标体系统筹谋划、狠抓落实、协调推进学校达标建设和内涵发展。

为确保顺利通过合格评估,1月15日前开展第二次校内自评;3月20日前完成第三次校内自评任务;在全面整改的基础上,6月中旬进行校内第四次自评工作。7月底前接受省教育厅专家组进校评审,在取得通过的前提下报请教育部于10月底进校全面进行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全校上下要以最佳状态实现年度核心目标。

02

制定一个发展规划

全面总结学院“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果和经验,深刻认识学院评建工作面临的“重要建设期”。科学把握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布局的新内涵和新要求,聚焦全省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全面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办学育人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

1月20日前完成 “十四五”时期学院总体发展规划的调研及论证工作,集思广益,做好科学顶层设计,高质量高标准地审定《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2月1日公开发布,为强基固本、蹚出新路迈出坚实的步伐。

03

实施九大重点工程

(一)思想铸魂引领工程

1.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工作,高效务实地推动党建工作,年内深化“三基”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2.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筑牢理想信念,大力改革创新思政课,整体推进“课程思政”,促进知识教育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构建“1421”思政工作体系,三月初按要求配齐专兼职结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的作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

3.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围绕“百年党旗映初心、牢记使命立新功”的主题,六月份组织师生开展诗朗诵竞赛、‘七一’书画展、师生主题征文等系列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上厚礼。

(二)拓荒精神传承工程

1.认真总结30年历程,高度提炼拓荒精神。

三月份组织专班认真总结办学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客观总结出学校“十大办学法宝”“十大成功经验”“十大创新发展案例”,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同时高度凝练概括“拓荒”精神,把“拓荒”精神提炼为学校办学的精神座标。

2.制作高质量形象片,开展媒体宣传周活动。

乘30年校庆东风,邀请专业团队进校采编办学成果,多角度拍摄校容校貌,全方位高质量制作学校形象宣传片,展示学校风采。6月中旬借助省城媒体全方位开展多维“宣传周”活动,为建校30年增光添彩。

3.倾力组织系列活动,为30周年校庆献礼。

围绕“庆贺建校三十年,我为学校做贡献”的主题,先后开展七项系列活动。一、隆重举行建校30周年庆典大会;二、在新剧场组织一场大型校庆文艺晚会;三、出版《拓荒者足迹》第五册等五本系列丛书;四、举办迎校庆师生书画摄影展览;五、全新布展建校30周年图文校史馆展览;六、组织系列评优活动;七、各学院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以实际行动向建校30周年做出贡献。

(三)组织建设落实工程

1.加强班子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治理水平。

着力加强新一届校领导班子治理能力建设,健全“校董会领导决策、党委会政治保障、校长执行负责”的工作机制,建设同心协力、高效务实的领导团队,发挥好引领示范带头作用。聚焦内涵式发展和开放性办学,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着力提高学校治理水平。

2.选优配齐中层干部,高效务实推进工作。

选聘高效务实的干部,1月份配全中层干部队伍,2月底选优配齐二级学院干部队伍。3月份出台干部绩效考核细则,为提升干部整体水平建章立制,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3.优化整合部门职能,推进大部制建设。

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能,条件成熟的按大部制整合,增强组织建设活力。适时增加1—2个二级学院,进一步明确教学单位责权,促使教学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履职能力,形成勇于担当的创新团队。

(四)办学条件优化工程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

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加快基本设施建设步伐,着力改善各方面办学条件。新一年,加快工程建设项目进度,完成总建筑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全面推进西区建设工程项目,完成东区体育馆及西区三、四号学生公寓楼建设,兴建西区教学大楼、教师公寓、医院大楼、实验楼单体建设主体工程。启动不少于5万平米的规划设计任务,为学校长足发展奠坚实办学基础。

2.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强化教学基础设施保障。

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增加教学经费投入。年内投入1500万元的专项经费,加大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填补个别专业无实验室的空白;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整合现有实训中心资源,大力推进国家倡导的慕课、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确保满足教学需求。

3.加强校园信息网络建设,推进智慧校园工程建设。

加快实施网络化、数字化、共享智能化的智慧校园建设,优化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教务管理、图书管理、财务管理和校园互联互通、智慧教室等应用系统建设。丰富电子图书资源,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加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引进力度,拓宽学生“互联网+”公选课的范围,提升开放办学条件和保障水平。

4.提高后勤保障质量,建设平安和谐校园。

进一步体现服务育人宗旨,新学期全面创新后勤管理运营机制,实施企业化管理,建立服务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学校安全保障建设和师生安全自救能力,全年组织不少于四次安全检查考核,落实快速反应的“1+10”措施,形成群防群治保驾护航的防御工作体系。

(五)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国标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各专业规范教学大纲,合理设置实践教学、实验教学课时占比,开设足够数量的选修课,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符合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逐步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特色,丰富课程考核内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2.修订教学管理规程,加强教学质量管理。

主动适应当前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形势,科学规范各院部教育教学管理,产出一批显著的教学管理成果。3月份修订教学管理规程、制定质量考核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备教学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完善自我评估制度,有效发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作用,对教学质量实行常态化监控,确保教学运行平稳有序、教学质量提升基本保障。

3.做好校本教材研发,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以参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为契机,加快提升学院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2月份各学院申报校本教材建设计划,学校从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参编校本教材的角度出发,从报回的新编教材中择优予以支持。5月份规范完善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制度,从而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

4.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加强质量监控与评估。

3月份出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课程与专业评估;明确各行政职能部门以及二级院部教学质量保障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明确质量管理标准和职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完善主要教学环节通用质量标准,重点加强课堂教学质量标准及同行专家评价、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建设。4月份出台《教学团队建设实施办法》,充分发挥教师团队在教学质量保障中的关键作用,严密考核工作流程,加大质量监控力度。

(六)科学研究提升工程

1.1月份健全科研工作制度体系,2月底出台科研工作"十四五"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3月份出台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和科研奖励与考核办法。鼓励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论文,鼓励教师结合专业建设申报专利,促进成果转化,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科研成果反哺教学的实际成效。

2.发挥校级教学科研项目的基础性作用,新学期初启动学校学术文库征集工作和校级教学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扎实做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和教学成果立项,推进省级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

3.积极做好各级各类教学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年内实现省级项目的全覆盖,力争科技厅项目零的突破;突出应用性,鼓励支持二级学院开展横向科研项目;加大专利申请的支持力度,申请成功的专利给予50%的经费资助。

(七)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组建专家教授团,发挥传帮带作用。

加快引进博士、专家、教授及高层次管理人才,年内完成不少于40人的工作目标。2月份按照不少于百名专家数量组建完成学院专家教授团队伍,三月份成立专家教授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各专业指导委员会职责,切实发挥以老带新的传帮带作用。

2.加大引进人才力度,落实“筑巢引凤”安居工程。

完善“三定”工作方案,上半年全面落实保险全覆盖工作,落实教职工福利住房办法及分配方案。加大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引进力度,切实打造以教授、博士为代表的高层次教学团队,以企业经理为代表的应用型实践教学团队,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代表的中坚力量教学团队,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3.全面开展“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鼓励支持一批老专家、老教授通过“结对子”方式帮扶青年教师,促其快速成长,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尽快成为教学骨干、能手,稳步提高我校教学质量。

4.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3月份启动“112”师资建设工程。各院(部)分别建设1个教学团队,每个学科或专业培养1名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制定优秀教学团队、学科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遴选与管理办法与培养方案;制定“鹰计划”教师培养计划,利用岗前培训、线上线下专题培训讲座、教学沙龙、教学工作坊、示范观摩、教学竞赛、直播讲堂等形式,针对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开展差异化的培养。

多措并举,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及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培养办法,通过攻读学位、出国研修、在职培训、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新学期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

(八)校园文化提质工程

1.围绕“百年科院”战略定位,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3月份通过重塑学校的CIS形象识别系统,进一步凝炼学校办学特色,将学校富有的独特精神展现出来。进一步总结归纳“三三理念”,锤炼核心精神,弘扬特色文化,集聚全媒能力,讲好科院故事。

2.开展校园主题文化活动,发挥文化育人优势。

年内组织开展大型师生演讲、文艺演出、歌咏比赛不少于10场,新媒体传播不少于百次的文化传播活动;不间断参加省内外各类科技、创新、体育、文化、语言等赛事,充分展现科院师生风貌,扩大学校影响力。多举措推动学生社团和实践活动建设。

3.发挥全媒体宣传矩阵功效,重塑学院品牌形象。

继续发挥全媒体中心联动传播优势,打造全新“视听科院”“图文科院”“信息科院”工程。每周编发不少于两次的校园影像新闻节目,每天早、中、晚播报“科院之声”节目,积极扩大对外形象宣传,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4.打造书香学府园地,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宣传处会同图书馆积极营造书香园地,开展各类读书竞赛及书评活动年内不少于5次,利用场馆开展文化讲座不少于8次,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新学期建立学生文明行为值勤岗,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积极推进文明和谐校园建设。

(九)“三创”育人促进工程

1.打造新型产业学院,塑造“三创”育人品牌。

对应学科和专业铺设“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培养路径,努力打造集人才需求、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学院,年内成立不少于3个实质性的产业学院。

2.组建创业学院,提升育人实效。

推进产教融合,积极筹建学校创业学院。将“1+1”实验班纳入创业学院统筹管理,充实实验班课程内容,让能工巧匠进课堂,提高三创育人质量,扩大“三创”育人实效。

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对照教育部41项学科专业竞赛目录,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外、省市级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倡导竞赛同开设专业相结合,将各类竞赛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师生综合实践能力,不断孕育实践教学成果。

04

布局三项重点改革

(一)加快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

1.围绕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1年中心工作要点,加强山西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建设,会同联盟各校协同组织专项促学活动,在“校企合作”新机制、专业建设新形式、课程教学新内容、人才培养新模式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凝练总结学院培育应用型人才经验做法,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应用型品牌高校。

2.充实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围绕“应用教育学”课题,完成立项、分工编写任务,构建完善的应用型教育理论体系,有效指导应用型办学实践活动。

(二)优化学科专业调整

按照我省学科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结合学院发展规划布局,持续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工作。年内新增专业数不少于4个;拓宽延伸国际教育和三创教育,适时组建外事学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事服务人才。优化专业调整,主动对接我省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不少于两个专业通过专业工程认证,推动专业培优建强、集群发展。

(三)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全面修订学校质量评价办法,在应用型高校双九双百评价办法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一批教育评价细则,上半年分别分类推出教师授课达标考核办法、辅导员管理达标手册以及科研激励办法、教育教学评价、创新创业考核办法,积极稳妥创新应用型高校教育评价改革。

新的一年,通过实施“1193”工程建设,实现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提升,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扎实起步、开拓进取,实现开门红,共建美丽新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