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线的网络电影《陈翔六点半之民间高手》,体量超出正常电影的95分钟左右的长度,114分钟的时长,对于通过网络观看的观众来说,如果电影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很难坚持到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的第四部,从第一部《重楼别》开始,“陈翔六点半”从搞笑短视频做起,已经初步形成了他的IP,以搞笑反转,在戏谑和庄重之间自由转换,让人完全可以感受到短视频的魅力。

抛开对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高级文化感的要求,影片大都是以喜闻乐见,比较世俗化的生活为切入点,至于更深层次的文化探讨也就是浮光掠影的带过。

总的来说,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比如《铁头无敌》、《废话少说》都是以固定的演员搭档,秉承短视频已经塑造的人物形象,借此吸人眼球,有时候甚至会有串戏的感觉。

这正是成也短视频,败也短视频的无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观众对于剧中固定的演员,形成太过脸谱化的印象之后,难免总会先入为主,很难发生转变,尤其是喜剧演员,有时候会有跳戏的感觉。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也很难逃出这种窠臼。

《民间高手》的剧情是从“遗憾”出发,圆梦结束,本着在喜剧中蕴含悲剧的力量,有一种过去的不再回来的伤逝,但都是浅尝辄止的试探。

不管怎么说,这种戏中戏的民间乒乓球比赛,“无憾队”的出色表现,基本完成了孙子杨双喜(蘑菇头饰)完成爷爷杨国强(应宝林饰)1990年失之交臂的省冠军的遗憾。

一、陈翔六点半的IP,早就的脸谱化人物

从2014年开播的“陈翔六点半”系列短剧,以让观众用最短的时间和通过最方便的移动互联网平台,解压,放松,快乐,这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这和当时的网络视频红人Papi酱短视频,点击量几乎不相上下。

不同之处就是陈翔六点半不仅将搞笑解压的内容呈现给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比较印象深刻的搞笑喜剧人物,比如“你妹的大爷”、“毛台”、“腿腿”、“蘑菇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民间高手》集导演和编剧一身的陈翔,可谓使出了浑身解数,很多电影细节也致敬了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喜剧之王》等电影。

相对于已经深入人心的演员身上脸谱化的搞笑人物风格,在观看本部电影的时候,如果忘记他们早已塑造的形象稍微会好一些。

爷爷杨国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的老年痴呆症,让人在心酸中有笑。

影片中孙子双喜,为了报答爷爷当年放弃省乒乓球冠军,回家照看他的恩情,煞费苦心,组织经营的“民间高手”兵乓球比赛,影片随时可以看到剧作们苦心经营的搞笑场面。

剧中一贯出现的杀马特造型,在严肃煽情的时刻来一次破涕为笑转变,都让人在悲喜之间不断转变。

就像爷爷杨杨国强说的:

“年轻的时候,以为人生路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能想到这只不过是人生与现实之间的交织,遗憾是处在事情当中那些不能释怀的人。

“无憾队”中死要面子的文校长(毛台饰),一事无成的狗仔强(润土饰),面馆老板小蔡(猪小明饰)。

这是一处闹哄哄的喜剧,在圆梦中探寻人性关怀,反哺人生。

二、网络短视频到网络电影的逆袭之路

在自媒体短视频大火的当下,用快餐文化来形容网络短视频一点也不为过。自从文化知识获得方式开始变的碎片化之后,网络短视频也随着网速提升普及起来。

从网络短视频到网络电影的身份转换,陈翔六点半系列,在自身IP影响力之下,后劲十足。

《民间高手》有着网络短视频加长之后的种种毛病,在抛弃刚开始的精悍短小搞笑的优势之后,体量的扩充很考验导演和编剧的能力。

《民间高手》在剧情搞笑上没毛病,在内涵上欠逻辑严密性,故事内涵上欠深度。

同样是有网络短视频火起来的董成鹏,他以《屌丝男士》系列搞笑短剧开始,形成个人鲜明的影视化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时间人们甚至分不清楚,大鹏是他本名才对。

以短视频大火的他,从2015年自导自演的《煎饼侠》到2018年的《缝纫机乐队》,用另一种方式演绎不同的喜剧,这是从网络短视频到网络电影甚至是院线电影的逆袭。

2012年开始一系列吐槽短篇组成动画《十万个冷笑话》,至今已经形成特殊的粉丝文化,截止目前也有三部同名电影上映。

该系列动画以网络喷子的形式,搞怪奇葩的风格收获了一大群动漫迷们。

反观“陈翔六点半”系列截止目前的四部电影,在其风格水平上,一贯延续,没有大的改变。

这是由短视频,形成IP之后,变现之路的必经阶段。

正是反应了当下消费文化的趋势,但在娱乐之余的故事内涵的设定似乎成了影片不可回避的弱势。

三、网络电影的毒药:粗励的文化内涵加上碎片化的表达

从陈翔六点半系列电影的第一部《重楼别》来看,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稍微触及了更深层次的品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其中比较粗糙的精神内涵,还是被密集的笑点给掩饰过去了。网络短视频的快速高效,有回应的套路,也似乎成了系列网络电影的硬伤。

在追求搞笑的同时,太过强烈的观感要求,在剧情铺垫和最后的主题升华上,不是逐渐上升趋势,而是大起大落,有点爆米花电影一贯的传统。

此次《民间高手》,以爷爷杨国强的老年痴呆症的梗为切入点,在看似天马行空的兵乓球比赛中,将“友谊队”、“野狼队”那种为了赢得比赛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呈现在观众面前。

当然称之为后现代主义,无厘头也似乎不着边界。当然影片中对于文校长,教子无方,捎带浅讽一下网贷、高利贷的表现也算是有益的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之,《民间高手》讲述了一个完成的底层小人物回溯遗憾的故事,在搞笑程度上是可圈可点,至于他粗励的文化内涵,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迎合此种套路的观众,看着乐乐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