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创业领域,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要么做小而美,闷声发点小财,趁早收手;要么快点认爸爸,否则阿里腾讯进入你的领域,让你一分钱都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却也道出了中国创业的艰难,任何一家企业,都拼不过巨头,只有倒闭或者被收购的命运。

这些年阿里一直在忙着扩张领域,几乎各行各业都有涉及。然而,看好一个倒闭一个,这几天虾米就官宣正式倒闭,2月5日停止一切服务。

网友纷纷一片哀叹,我的时代结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2012年阿里巴巴预收购虾米音乐之时,网上关于虾米何时倒闭的讨论就一直存在。

按照道理,背靠着既有资金又有资源的阿里帝国,虾米应该是发展更好才是,但网友这些担心并非是毫无逻辑,只要看看阿里收购企业的下场:

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如今雅虎中国早已不见踪影;

2006年阿里收购了口碑网,现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老大是美团;

2016年,阿里重金买下优酷,没想到现在它成了大明湖畔的优酷,三大视频网站没有了它的位置;

饿了么没收购前,尚且还能与美团一战,被收购后江河日下。

更别谈什么九游、PP助手、豌豆荚、UC应用商店了。

难怪网友都称阿里巴巴是中国企业的白枯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会这样?

1、盲目收购,源自巨头的不安全感

凯文·凯利说:构成最大威胁的对手一定不在行业内,而是那些行业之外你看不到的竞争对手。

就像莱卡相机,他们恐怕没有想到他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另外一家生产相机的企业,而是生产手机的企业。拍摄像素越来越高的手机,让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拍摄。

方便面巨头康师傅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外卖,而不是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巴巴已经站在了中国企业顶层的位置,它希望一直保持绝对的优势,攫取顶尖的待遇。但是现在新商业、新模式更迭越来越快,稍有不慎,就会从这个位置上跌落下来。

比如阿里巴巴做得最好的领域是电商,金融服务也是一个强大的领域。

但拼多多横空出世,夺走了阿里巴巴不少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小商家会选择到这里入驻,而顾客也更喜欢便宜选择多的拼多多。

阿里的支付宝曾经一统江湖,可腾讯利用“微信红包”直接撬动了阿里的霸主地位,和支付宝形成抗衡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争对手可能从任何一个角落出现,这种生活处处是对手,处处有危险的尴尬境遇,带给阿里的是极度的不安全感。他们只能通过快速收购来筑起一道道护城河。

2、外行指导内行,企业死于内耗

商业管理有一大忌,那就是外行指导内行。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

当年明英宗御驾亲征,正值明朝鼎盛时期,粮草充足,随行将领中能征善战的不在少数,然而在土木堡翻车,导致明英宗被俘,满朝文武被消耗殆尽,明朝逐渐由盛世走向了衰亡。

原因就在于外行指导内行,军事指挥权在太监王振手里。

他深居大内,完全不懂军事,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虚荣心,不顾兵部尚书的反对,执意要军队走到自己的老家过过瘾。

外行人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内行人被忽略冷落,只能沉默。

阿里巴巴收购企业后,新的人马入驻,调整原有的人事架构。这些人如果懂这个行业,那还好说。但往往调过来的人,对这个领域是一片空白。

他们背负着KPI过来,想要再创造一次辉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复制自己熟悉的领域的做法,结果不仅没开辟新市场,圈住新用户,反而失去了老用户,市场份额不断缩小,最终把这家企业作死了。

而这个企业的元老早就被踢出局了,比如虾米掌门人王皓被转岗至钉钉。

王兴曾经就说过,阿里会放弃大文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雄心勃勃收购了那些企业,并没有产生1+1>2的效果,反而到头来“曲终人散”。

这个冬天,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