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贾雨村因为机缘,恰好皇帝要复用旧员,恰好得到林如海与贾政的帮助,才成功补授应天府。刚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件难办的案子,冯渊仆人状告薛蟠打死主人。

杀人偿命的事儿,查问清楚事实,就很容易下判决。但是正在贾雨村要拿人来的时候,一个门子却对他不住使眼色。这时候的眼色,定然是阻拦贾雨村的意思。贾雨村清楚这个眼色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其中因由,于是把门子叫进内堂,问清内情。

原来门子就是当年贾雨村寄居的葫芦庙里的僧人,是旧相识。虽是旧相识,到底是贫贱之交,还没有多大情分。他客气地让这位门子坐着跟他说话,估计更多的是为了知道案子有什么内情而已。

门子就针对这个案子的发生过程,以及当前案件的左右情势,给贾雨村做了多遍剖析。

我们看到这段情节的时候,都会自然地认为门子的话,就是实事求是地说明白情况的。并且常以门子的话,来看其中的人物和事件。但是,门子的话,全是真的吗?其中又隐藏着些背后的意思呢?

门子对贾雨村的一番话,若细细追究,就能发现其中有许多逻辑不通的地方。我们从这些逻辑不通的地方,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1拐子被两家人抓,是谁在通风报信?

1拐子被两家人抓,是谁在通风报信?

冯渊看上香菱,给了拐子钱,要三日后来领人。拐子却又把香菱卖给了薛家的薛蟠,企图多卖一份儿钱,卷钱走人。那么,拐子在二卖香菱的时候,必然会选好时机,即,在三日内,把人卖给薛蟠。这样,才能有机会逃走。

第四回,(冯渊)可巧遇见这拐子卖丫头,偏偏一眼看上了,立意买来作妾,立誓再不结交男子,也再不娶第二个了,所以郑重其事,必待三日后方过门。谁晓这拐子又偷卖与薛家,他意欲卷了两家的银子,再逃往他省。谁知道又不曾走脱,两家拿住,打了个臭死,都不肯收银,只要领人。

拐子是势必要卖香菱的,不大可能卷钱走人之后,还要带上香菱这个拖累。否则,得罪了薛家,岂不是事儿大了?拐子也必然先打听清楚,知道这样做不会出事。因为薛家势力大,冯渊一定不敢跟薛家要人,只要拐子跑得快,这件事自然就平息了。

冯渊买了香菱的第二日,拐子就与薛蟠做了交易。拐子二卖的时机掌握的很好,可偏偏竟然没有走脱。

奇怪不奇怪?

以薛蟠的性格,他应该更倾向于当场交易,给完钱就带人走的。那么,按理说,如果此时冯渊不知道情况,拐子就自然可以在薛家人离开之后,一走了之。

按照门子的说法,二卖香菱之事穿帮了。也就是说,在还没到领香菱的日子,冯渊正好就撞见薛蟠与拐子交易,这才把拐子憋在当处。

那么,冯渊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呢?

不大可能是为了来看寻香菱,毕竟双方已经约好了时间。并且薛家家大业大,拐子极可能是带着香菱,主动找上正在玩乐的薛蟠,主动推销的。

也就是说,二卖之事穿帮,只有一种可能:是有人给冯渊透露了风声,他才能马上找到薛蟠这里。

薛蟠此时还不大嫖赌,顶多就是在酒楼里逛一逛,和一众酒肉朋友玩乐。冯渊又是一个“绝风流的人品”,他必然与有着龙阳之好的薛蟠有一些共同的好友。冯渊发誓不再结交男子,这么大的事儿,肯定许多圈内好友都是知道的。那么薛蟠买香菱之时,极可能冯渊的圈内好友正好也在场,自然就会有人悄悄去告诉冯渊。

薛蟠与冯渊之间,恐怕往常就因为男孩子的事儿,有争风吃醋的心结在。就好比薛蟠后来和宝玉之间,因为一个秦钟而闹了起来一样。冯渊看到自己相中的女孩儿,薛蟠还要来抢,自然怒从心头起,绝对不会向金陵一霸低头。这才有了后面相互争抢的事儿。

门子深知其中原委,却在对贾雨村将拐子被抓的过程,故意隐藏掉了拐子被发现的过程。似乎是有意,把冯渊与薛蟠以往的许多牵绊给抹掉,给贾雨村留下一个冯、薛两家向来没有交集的样子。好为后面的“冯家人只图多要些丧葬银子”做铺垫。

2冯家告状的意图,是为了图薛家的钱?

2冯家告状的意图,是为了图薛家的钱?

冯渊死后,到官府告状的却不是冯渊的家人,而是他的仆人。这个仆人目的很强,很有韧劲儿。他明知道薛蟠是金陵一霸,倚财仗势的,却丝毫不动摇,竟然连续告了一年的状。

眼看新来了个应天府,说不定就不会顾及薛家的势力,就会告成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仆人明白地表示,一定要官府主持公道,抓了薛蟠。可门子却对贾雨村说,冯家的人只是为了钱,才不断告状的。

两人说的意思有很大出入,到底谁说的是实话?

薛家倚财仗势,难道还怕花钱摆平冯家人?挥金如土的人家,能用钱解决的,干嘛还要动用人情儿?

弱势的冯家奴仆,没有主子撑腰了,若只是图钱,不可能还会继续告状。难道就不怕薛家人找他麻烦吗?

所以说,冯家状告薛家,并不是门子所说的,只图多要些钱,而是图一个公道。

门子仍然深知其中原委,那他为什么还要对贾雨村说谎呢?

只因为门子早就知道一点,薛家本身就想用钱摆平冯家人,否则,门子不可能替薛家做主,说什么判他家赔付一千也可,赔付五百也可。

从这一点来看,门子应该是受薛家一直照顾的,所以要替薛家人说话。否则,门子才入世几年,短短时间里,光做个门子,怎么可能就挣到几间房子的家产?

3门子的几句话,只是为了攀旧情?

3门子的几句话,只是为了攀旧情?

这个门子,说起话来很讲究态度的艺术。

第四回,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

他一个小门子、小沙弥是什么大人物?又跟贾雨村有什么大交情?八九年这么长时间,说忘了,不是很正常吗?

他的话语里,似乎是在提醒对方,咱们都是旧相识,有交情的。但是态度里,却是要占着对方优势的态度。门子才与贾雨村私下对话,就对这个新来的上司态度傲慢。深谙前途之道的他,就不担心这么做会毁了自己?

门子再开口,就问贾雨村有没有护官符。得知雨村不知,便马上表示关怀。

第四回,门子道:“这还了得!连这个不知,怎能作得长远!”

门子似乎是在关心贾雨村的前途,让他知道,要想作的长远,就得知道当地的情况。然而,再结合门子前面的傲慢态度,以及薛家的案子,他此时的这句关切之语,威胁的意味就十分浓烈了。

贾雨村听出其中有玄机,就问门子,这件事他说该怎么处置。门子也很谨慎,此时还不知道贾雨村到底什么态度,所以只说出了整个儿案件过程。

巧妙就巧妙在,门子说完案子,而后故意问道:“你当被卖之丫头是谁?”

贾雨村怎么可能知道呢。

第四回,门子冷笑道:“这人算来还是老爷的大恩人呢!他就是葫芦庙旁住的甄老爷的小姐,名唤英莲的。”

门子如果真的只想告诉贾雨村实情,怎么可能“冷笑”,这么傲慢的样子?他的这个态度,这种故意让贾雨村知道其中重要人物的目的,只有两个。

第一个目的,让贾雨村知道,他这个门子可是对他的过往了如指掌你。试图在心理上,让贾雨村处于下风。

第二个目的,让贾雨村知道,他恩人的女儿已经到了薛蟠手里。就算他想着要报恩,也该先保住薛家再说。

可是话都说到这里了,贾雨村仍然不吐口,又问其中具体情况。门子不本本分分回答,反而借着说情况的时候,好好地表达了一回薛家的厉害之处。

第四回,门子:这薛公子的混名人称“呆霸王”,最是天下第一弄性尚气的人,而且使钱如土。遂打了个落花流水,生拖死拽,把个英莲拖去,如今也不知死活。这冯公子空喜一场,一念未遂,反花了钱,送了命,岂不可叹!

贾雨村听到这里,才松了他此时才感慨,假意说这一切都是注定的孽障,命数幻境里定下来的。大有削弱薛家过错的意思。这却与他刚开始在公堂上听到这个案件时,与那时的反应大相径庭。

他这时候再次问门子,这个案子该怎么判。这时候门子才确信,贾雨村被说动了。

第四回,门子笑道:“老爷当年何其明决,今日何反成了个没主意的人?”

此时门子的态度,与先前大为不同了。先前对贾雨村的态度中,除了傲慢,还有不屑和威胁。此时却是五分傲慢中,又带着五分认可。

细想,一个门子,居然明目张胆地对新来的上司表达认可的态度,这得是有什么样的后台呢?

最终,贾雨村到底听门子的办法,判了案子。但是其中也不全是因为门子的那些小伎俩就能成事儿的。

门子说话半中间,一个姓王的老爷来找贾雨村。姓王的人多的是,可是这个时候出现的王老爷,我更倾向于认为,他就是薛姨妈的娘家人,也就是王家的人。

也就是说,薛家在贾雨村到任之时,竟然认为自己家已经无法凭自家力量盖住案子,得借助王家的势力,再吩咐门子,上下同时给贾雨村施压。

恐怕冯家最后改口,说他家只要多给些丧葬费用就行,这个改口也是薛、王两家给背地里施压的缘故。冯家这个持续了一年多的告状,终于因为薛蟠被死亡、薛家势力太大、无人能给公道而绝望不已,只得选择了放弃告状。两害取其轻,只好得些银子就罢了。

这里不禁还有个问题,贾雨村按理说是薛家的亲戚推荐上去的官儿,为什么薛、王两家会这么担心贾雨村会不向着薛蟠呢?以至于先把贾雨村威胁一通,转圈给他施压?

我想是薛王两家是出于两种考虑。

第一层考虑,贾雨村是贾政推荐的官员。贾政在亲戚之中的名声是比较不错的,想必王、薛两家也是顾及到贾政这一块的。薛、王几家是金陵霸主,新到任的应天府一职人员,怎么可能不先调查清楚。或许也通过贾政了解过贾雨村,但是贾政并不大了解他的为人。

第二层考虑,贾雨村上一次被罢免,是因为他在行政上,相比其他人来说,更加钉是钉铆是铆,才因此被人参倒的。因此薛、王两家必然会担心他对薛蟠的案子,会不留情面。

出于这两方面考虑,薛、王两家才会通过门子和王老爷,给贾雨村上下施压、讲清利弊、削弱案件的影响力,并提供解决方案。

贾雨村本来就是胸怀大志的奸雄,势必已经看出了门子的门道。只是门子还不自知,自以为通过这个案子,就能与贾雨村攀上一种平起平坐的关系。最后被贾雨村忌惮,远远地充发了。

细数名著,共话人间——关注 不做惆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