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2日,“界面:新时代科技人文之变”第四届互联网思想者大会暨《2050:未来议程》(2020)发布会在景山公园观德殿成功举办。

第四届互联网思想者大会以“界面”为主题,邀请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共话“界面”。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分享《打破边界:从数字到智慧》。经整理,以飨读者。

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战略及业务拓展副总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

大家下午好,我叫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大家可以叫我阿木,简单易记,也显得亲切。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打破边界:从数字到智慧》。

今天是跨界的交流,尽管联想是一家科技类公司,但今天争取不聊技术,我们看一看这个背后的一些思考。

01、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

80年代,一直到2000年左右,我们经历了第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是非常典型的信息化过程,那个时候偏远地区,偏远乡村甚至一些边缘小镇小城实际跟世界的交流是极其困难的,那个时候发电报跑到邮局排队,你想交流可能往返半个月一个月信件函件才能往来,信息化的推动把信息转化为数字,通过各种手段传递到另外一个主体,这段是信息化的建设过程。

从最初的学校、国防、军事以及高精尖科技逐渐扩展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再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个人,这个历程至今还在发生,不论在中国还是全球还在发生,还没有完全做完,正好联想有幸经历并且助力了信息化的发生,尤其以能够进入千家万户的买得起、用得好的电脑开始,让信息化快速加速普及。

第二个阶段是数字化的历程,数字化已经经历了20年,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用手机连接世界,再到2012年开始有了云,再往后到互联网+……整个过程是数字化的历程,当下还在进行,如果按照全球来看,大概有50%左右的完全率。

现在正在经历的是全新的时代,这个时代就是智能化时代,信息化为数字化奠定了基础设施,大家不再把信息化当做一个产业而是把它当做水电煤气一样,在智能化以后,数字化又变成一项基础设施,拥有数据能够计算并且能够快速进行产出,将呈现出一个宏大的未来。

智能化时代会带来三个方面的重构和重建。

信息化、数字化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目的,把物理世界转化成为虚拟的二进制,转化成在归集的科技体系下能够被处理和分析的原料,但智能化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模仿甚至力图达到人类思考世界的这种方法,从AI技术开始,力图通过神经网络的学习,用这些一辈子也听不太懂的技术语言实现接近人类对世界的理解方式,一定程度上交给机器在做,不干预它,让它完成这个历程,这是个本质的变化,因为它开始直接参与世界的改变了,不再基于指令做出机械的反映。

这一方面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改善国计民生,重新建立更加持续发展的和谐并且是更加朝气蓬勃的社会环境。

第二就是对各行各业企业单位的影响,这块就是叫智慧企业,会把原来的几十年来的做法都重新调整。

第三就是智慧的个人,每一个人的生活也从成为每天悉心呵护伺候身边萦绕我们的设备网络,可以转换成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智能服务,这是成就个人价值,让人得以解放,不再悉心的照料深奥难懂的技术,能回到人的自身感受,这是智能化当中全新的可能性。

02、智能化:打破三个边界

这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也是跟今天苇草智酷的主题相关,界面,但智能化恰恰希望能够打破界面,叫做无界智能。

什么是打破界面?因为有太复杂的技术,现在已经很难有一个个体靠两三个人力量实现智能化的创新,因为真正实现智能要对终端设备相关的技术,边缘计算强调的技术,对于云相关的技术,对于网络技术以及之上的AI及各种应用技术,只有对它进行融汇,浑然一体才能创造一个智能的产出,跟数字化和信息化不一样,大量车库创业故事都发生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现在很难,因为智能需要端边云网智五大技术的配合才能真正实现,否则无法交付额外的新增价值。

第二个打破服务边界。原来在数字化的时候,每个个体都有非常简单的购买需求,说你想干什么,想买台电脑,想跟别人联系买台手机,跟另外一方通话开一个软件,这种需求很简单,可以变成商品来交流,但在智能的概念里面没有商品的概念,只有服务的概念。

因为智能不能靠一个商品的方式交付,就好像一个文化、技术、科技、历史不是商品一样,而是持续输入和互动过程,智能就是服务过程,所以没有交易即结束的交付过程,而是持续的服务,可能这个服务复杂的对企业来讲要从安装、部署开始,对于个人来讲可能你购买之后才真正开始享受这些智能的产品。这个过程我们叫打破服务的边界。

第三个打破是打破企业之间的边界。由于前两者的特征,很大程度上我们不得不让不同的企业之间开始互相协作,共同交付,因为这个投资的难度,同时掌握所有技术以及能够持续提供各种不断改变的服务几乎是不可能被一家企业或者少数几家企业能够掌握和交付的,那样一种封闭的全链条自己掌控的时代已经很难能看到了。

为什么?是因为技术和服务本身的复杂性需要企业之间要相互协作。每个人每个企业,共同交付最后一个智能化的服务产品,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复杂的协作过程。

举联想的几个实践,力图跟大家分享为什么有这三个打破边界的思考,就是智能化时代当中的特征,无界的特征。

助力厦门智慧政务建设

联想刚刚在厦门交付的“e政务”服务终端,大家去政务大厅,这样一个民众服务,首先需要终端设备,第二设备上面得有一套系统,第三背后需要有一个网络能够安全可靠的加密的传输到敏感数据处理的那些平台,还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智能计算,智能运算的软件和应用,能够将这个请求在瞬间反馈并且给你自助办理完毕。

整个过程还不能让每一个社会上的人比在窗口办理更难,它就需要有人脸识别技术,需要有自动预测你可能的需求的技术,就需要能够简单的回复和处理掉你的需求,给你一个简单的答案,不让你进行复杂的技术操作,就是要把这么多技术融合起来形成一个成果,这个成果是遍布社区、便利店、写字楼等等自助服务终端,需要把端边云网智的技术融合。

第二打破服务边界,人社局、交通局、信用办、医保局、公积金中心等等十几个政府单位都在为民众提供服务,但民众根本不关心谁在给我提供服务,我只有一个需求,3分钟解决它,怎么解决?就需要对这些服务通过数据打通的方式在智能的政务终端上直接呈现出来,这就是第二个打破服务边界。

第三个打破企业边界,联想出了调度的软件,公安部技术研究所出了人脸识别的AI技术,当地厦门伙伴出了设备,共同来安装部署到每一个刚才所讲的地区,大家共同才能把这么一个能够方便市民的方案交付,这就是真正的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现在,厦门e政务已经是成为了人脸识别,无感交付,并且小到十来岁,大到七八十岁的市民能够很方便的使用的一个典范。甚至都不用操作,语音交互就行,甚至不用刷身份证,到那儿知道你是谁,做到比窗口还简单。

区块链溯源数矩平台(TDMS)

再举个例子,食品溯源食品溯源很重要,要溯源到最初的源头,联想做了一个帝王蟹的食品溯源整个过程如何全程安全?这里面就有几个技术,首先要把技术横向打穿,有制码设备、扫码设备、专属加密可靠二维码标签,绑在腿儿上的环,撤不下来,撕不掉,全程一直到冰箱之前撤不掉,再往后还需要应用技术,每一个想吃它的人能够简单的通过APP感受到它,查到所有信息,第二所有餐饮企业、物流公司这些农贸市场能够获得这个信息,需要有应用,要开发这个应用,将数据能够传输和分析呈现出来,整个过程是端边云网智技术融合,解决食品溯源。

第二,打破服务边界,从打捞、仓储、卸货、农贸市场购买,出菜,上菜等等,怎么确保数据是可信不可篡改并且永久保存的,以便能溯源,要将农产品的产业链打通,把数据抽象出来,放到这上,形成溯源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系统。

第三个方面就是打破企业边界,这么一项事情也不可能靠一家企业完成,这中间有若干个农产品参与者,还有技术提供商,设备提供商、软件提供商、数据处理清晰分析提供商、联想技术开发商共同完成,如果没有共同生态协作共创交付的机制很难能实现。

这是两个非常小的例子。

03、设备+云+服务:三个层面立体布局

消费侧大家感受更深,家里孩子上网课,现在尽管也上学了,但课外课经常在家上,我们办公很多时候也是远程介入,在远程视频或者在路上,大家越来越习惯了,这时候会引发很多新需求,以智能的解决方案来实现。

比如说屏幕,你的孩子在上课,你想在旁边监督他的学习,他一方面在观看课件和老师的视频,还要出现回答问题的画面,如何将画面同步,家长可以在另外一个房间看到孩子在上的课,这需要隔空多屏同步画面技术,这个技术又能非常准确实现画面的一致性等等,这些技术实际上都是需要将硬件、软件、服务以及内容进行整合,才有可能交付,这就是在个人方面的一个例子。

智能化,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打破边界的过程,重构的过程,打破技术的边界,端边云网智,打破服务边界,能够对产业链通过数字化进一步应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以及打破企业边界,跟上下中游各类伙伴共同交付智能的需求,智能的解决方案,这可能是会成为智能化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打破边界。

所以联想也是提出联想智慧中国,致力于成为智能变革的推动者和赋能者。

其实我们这半年,一年来有非常热的词是云原生,云源自于数字化,为什么要云化?因为数字大爆炸,数据量极大,要对它进行大量存储、传输、计算、分析,通过云化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提高计算的性能,但企业还不会有更大的负担,这是在数字化时代非常典型的一个解决方案,就叫云,随着云变的越来越普遍,很多应用都是直接基于云进行开发,不是基于大家手中的电脑,PC,设备,工业产线设备来开发,直接基于云开发,非常复杂的一个技术,但这个依然还是我们的数字化时代的概念,智能化时代。

我们想象一下,现在绝大多数企业、政府还有公共机构都在将自己智能化,将自己提供的服务智能化,大家可以智能的预测消费,进行智能的推荐,您都还没有提出搜索请求他已经知道你可能需要什么,他还能够在正确时间里面把它呈现出来,让您产生购买的决策,这个过程很多企业还在自我革命。跟的比较早的做的比较好,没跟上的现在比较艰难。

等到再过一段时间随着智能化的技术变成了企业个人和社会的基本的技术基础设施的时候,恐怕这时候我们要提出智慧原生,要基于一切都是智慧的前提下进行应用的开发。

就好像现在正对我的这个摄像机它不智能,因为它没有办法跟踪我,需要摄影师,因为设备要被人伺候,等到摄像机本身是智能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我在抑扬顿挫,给我特写,他了解我整个画面,光线、空间的变化,背后屏幕色彩调整,智能的调整,以便在线50万观众们享受到如同现场的感受,这时候就不需要一个摄影师了,他就在那里,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前提下做怎样的创新?

这个课题现在绝大多数企业,绝大多数设备因为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极少被讨论起来,等达到这个水平之后就好像大家说不会PPT、WORD和Excel就没有办法工作一样,那个时候不会智慧的这个技术就没有办法开展工作,这个恐怕不叫淘汰,就如同20年前不会那三件宝就进不了白领世界,进不了企业,是一个道理,这时候就要智慧原生的创新,我们要假设周边都是智慧化的,这时候如何再去做创新?

这创造出来的不是可怕的人类的边缘化,我们就拉回到人类这个概念,它恰恰相反,极大的解放人类的创新的边界和创新的勇气,能够在那之上去寻找更高级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想跟大家最后分享的,等到打破边界,从数字进入智慧,恐怕这时候就是要共创一个智慧原生的时代。

我的分享大概就是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