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龙的警察故事系列第6部。严格上说其实不能算警察的故事。

从故事结构看,整个故事都是指向罪犯武江的情感线索。电影中也是武江的行动更积极,更有主导权。没有武江就没有整个故事。而主角警察钟文可以被替换,在“真相揭露”戏中,钟文角色的功能较少,往往起到引出线索的作用。

所以我猜测,原本剧本是武江做主角。但是武江在故事里是罪犯,而罪犯又不能当主角。所以将“真相目击者”之一的钟文改为主角,并且重新设计了情节。从而使得电影前期节奏拖沓,这些都是新主角的铺垫戏。

1)主要角色

1)主要角色

1.1)警察钟文

1.1)警察钟文

:用言语感化,习惯慢慢谈。对生命很看重,所以要用温和的言语。

言语表现

1. 和用炸弹做威胁来要钱的民工,也是先慢慢谈

2. 知道武江的目的后,主动当中间人,使用谈判技巧要求放掉其余人

3. 武江知道妹妹自杀后,钟文用语言转移到妹妹男友身上

角色设计的想法是很好,但这电影是动作片,钟文虽然凡事先谈判,可最后又是靠动手解决。变得很矛盾,用言语感化的特点立不起来。

1. 救跳楼摊贩,先是谈判递水,接着就翻围栏过去了

2. 和武江谈判要求放掉其余人质,结果要靠打拳打赢,武江才同意

3. 和魏小福谈,要他进去,魏小福不同意。后来魏小福自己想通同意进去

4. 武江不信妹妹自杀,钟文提出妹妹当时有身孕,应该去找妹妹的男友,结果武江情绪更激动了

5. 最后和武江对决,言语也没有起到说服作用,还挨了一枪

从整部电影看,钟文的谈判都没怎么起到作用。为什么会这样?我还是坚定我的猜测,剧本原本是武江做主角,钟文是配角。做配角时不需要这么多设定。但是改成主角后,需要有特点,于是突出了“言语”这块。可惜电影是动作片,主角必须展现动作,结果是“言语”特点没有立起来,甚至显得多余。

1.2)罪犯武江

1.2)罪犯武江

:漂泊异乡的人,远方的亲人是自己的精神寄托。

武力表现

1. 一脚踹倒有炸弹的民工

2. 绑架酒吧里的客人做人质,要求警察带来魏小福

3. 用枪吓唬钟文

4. 在“目击者”脖子上装炸弹吓唬他们,让他们说真相

5. 在地铁通道卧轨,选择以死赎罪

武江是整个故事的推进者。分析故事可以先找源头。

故事的源头:即所有已告知的情节中,时间线最早的那个情节。

电影的源头是武江被父亲带去泰国,然后父亲死了,武江开始打黑拳。这是起源,说明了武江的生活环境,从而逐步引发后续事件。

当然并不是源头所属的角色是谁,谁就必须是主角。重要的还是故事中的情节指向,也就是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什么

2)情感主题

2)情感主题

故事的核心情感是“珍贵”。

2.1)钟文:生命至上

2.1)钟文:生命至上

体现出钟文看重生命的戏份有下面几个:

1. 冒险去救跳楼的摊贩

2. 出酒吧前,放人质时挑选了受伤的人,包括共犯之一的胖子

3. 出酒吧后,去见魏小福,并没有强迫魏小福跟着进去

4. 决战时,武江寻死,钟文极力阻拦

2.2)武江:亲情至上

2.2)武江:亲情至上

表现在,认为所有参与妹妹死亡事件的人,没有施救就是有罪的,都该死。

武江对妹妹死亡事件的目击者进行审判定罪:

1. 兰兰:见死不救

2. 朱总:见死不救

3. 药店经理:为了钱,无处方卖药

4. 钟文:处理不当,没有尽到职责

5. 魏小福:杀死妹妹的刀就是魏小福的

最后,为了凸显武江的情感主题“为了妹妹什么都可以做”,在结尾处安排了钟文“为了女儿什么都可以做”的戏。说实话,有点太刻意了。完全是为了深化武江的亲情至上主题。

2.3)对比

2.3)对比

生命至上的主题可以看作是道德化的、理想化的。亲情至上可以看作是世俗化的、大众化的。

除此之外,武江身上还藏有一个对比:管闲事

在武江回忆打拳经历时说过,自己可能是遗传,特别爱管闲事。这部分与刚开始跑出酒吧的客人,朱总等人不管闲事产生对比。

1. 【客人不管闲事】民工拿炸弹找朱总要钱时,跑出去的人没一个报警,是武江后来自己报的警

2. 【朱总不管闲事】朱总被关进笼子里,武江对他下判决时,朱总说:现在谁还管别人闲事啊

3. 【小伙子管闲事】钟文要求先放人质时,武江本来只先放3个人,看在有个小伙子当时出手的份上,又多加了他女朋友

当然这些都是编剧刻意设计的,只是为了刻画出社会的冷漠来做故事背景。

真实生活中,那么多酒吧客人跑出去,却一个都没有报警有点说不过去。社会确实有“不管闲事”的人,但还有“闲热闹不够大”的人,报警还是有的。

3)故事框架

3)故事框架

3.1)情节线

3.1)情节线

以钟文做主角,故事从他来到酒吧街开始。但是钟文这个角色在电影中一直是被动的,被武江牵着走。

所以,还是跳到以武江视角看情节线:

1. 周年庆抓人,确保钟文和三位目击者到场

2. 用手上人质要求带魏小福来酒吧

3. 人全部到齐,俄狄浦斯结构三步推进

  • 表面真相:妹妹喊出“杀了我”
  • 隐藏真相:妹妹买安眠药,有自杀嫌疑
  • 绝对真相:武江要求妹妹分手,男友受不了压力离开
  • 4 结尾:武江也是害死妹妹的人之一,要以死赎罪

3.2)俄狄浦斯:三度真相

3.2)俄狄浦斯:三度真相

妹妹的死亡事件并不复杂,但是编剧把关键信息进行了分割,安排在七个人物上,让他们彼此组合,揭露事情真相。

三度真相是电影的关键情节,可以说整部电影就是为这个而设计的。

把武江最开始知道的案件情况看作0度:

  • 0度:妹妹死于小药店案,凶手是魏小福。

  • 1度:【问题】妹妹是怎么死的?【回答】妹妹死前喊“杀了我”,是“自杀”。

  • 2度:【问题】怎么证明妹妹会自杀?【回答】妹妹去药店买的是安眠药。

  • 3度:【问题】妹妹为什么要自杀?【回答】妹妹已怀孕,但是哥哥武江要她分手。

每一度真相都带来新的信息,回答上一个真相遗留的问题,并且推进真相,直到触及武江自己。这就是俄狄浦斯基本结构:寻真凶者是真凶

作为悲剧,俄狄浦斯犯下古希腊最严重的罪行:弑父娶母。

而武江作为一个亲情至上的人,害死了自己的唯一亲人——妹妹。在情感上,他是绝对不能放过自己的,结局必须死。

可惜武江不是主角。

3.3)故事结局

3.3)故事结局

由于主角是钟文,故事必须符合钟文的情感主题“生命可贵”,罪犯也是一样。因此武江必须被救。

换成武江是主角,他当然要以死赎罪,以烘托自身的主题“亲情至上”。

这里一定要特别注意,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小说,故事只在于能否表达主题。至于主题是否恰当是否合理,是外部环境决定的。比如鲁迅当年的小说《阿Q正传》,主角阿Q本身是被批判的人物。可到了现代,有人以阿Q为榜样,认同阿Q精神。

不同时代会对角色有不同看法。

当然这是对于文艺创作者而言,是理想化的,是不用考虑吃饭问题的。对于商业作者而言,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必须考虑能否发布,观众/读者能否接受,还需要根据市场动向对自己的故事进行调整。

就我个人看来,《警察故事2013》做的调整还算不错,除了钟文的父女情感线有点随意,其他都挺好。

不过,这个故事的内核是悲剧,情感都指向武江。爆发点在武江知道自己也是造成妹妹死亡的人之一,并且还是源头。改过主角后,前期钟文的戏显得拖沓,后期武江的戏因为缺少共情,难以达到悲剧效果。

最终电影显得平平无奇。

以上就是对电影《警察故事2013》的分析。

无论你是看电影要和别人讨论,还是写小说需要对人物进行设计,想要更多更深地了解故事,请关注我,或者把我转发给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