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唐代:杜甫《病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间的生命,不仅人有感情,动物,甚至植物都有感情。感情是相互的,一方怎样付出,另一方就会同样的回报。深沉而真挚的感情,最能动人,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也是如此。

昔日项羽之兵败乌江,将要放弃生命的时候,所不舍的就是骑了多年的乌骓马,他死了,也要乌骓继续活下去。关羽被杀之后,他的坐骑赤兔马也绝食而死,随他的主人而去。当年它属于吕布,吕布死后,赤兔马却没有为吕布绝食,自是因为关羽与它的感情更深、更真,值得追随关羽于地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鸽子传递书信,十分常见,狗狗传递书信,则匪夷所思。陆机曾养了一只狗,名叫黄耳,它却做了陆机的信差,翻山越岭,往返千里,为他与家人互传书信。主人是天才,养的狗也是天才,自是他们之间有着莫可测知的深厚情感联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与动物之间如此,人与植物之间也是如此,甚至不属于人之与人。不信,试看三个人与树之间的故事。桓温北征,路经金城,见年轻时所种柳树皆已十围,慨然曰:“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归有光庭院有棵枇杷树,其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他游历多年归来,见树已亭亭如盖,物是人非,感叹伤怀。一个女孩随父亲到远方赴任,在住所无人陪伴,终日无聊。有人送她父亲一棵树苗。她种植在庭院里,对树关怀备至,也忘记了孤单。后来父亲任满,他们离开时,树已经很大了,不能带走。女孩哭泣着与树告别。她走后树就没再开过花。多年后,那棵树突然开花了。就在那一年,她又随着丈夫到那里赴任。见到那棵树,感慨万千,泪流不止。

树木之于人,则承载着往昔的许多记忆,一去一回,往事重现,今俱非昔,物是人非,不禁教人情难自已,于是感慨,于是伤怀,赚人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的这首《病马》诗,也是讲述诗人与马之间相依相扶的深厚感情。诗人长年在塞外,只有一匹马长年相伴,人爱惜马,马也关怀主人。如今马老了,病了,诗人也倍感伤痛,十分怜惜,那份感情,令人动容。

人与物之间的感情,只有当事人能知,不能向外人道。那种感情说不出,道不尽,非言语所能表述得尽。相伴着,一个动物,一个眼神,一个声音,双方都能相互知晓,自是多年相伴的结果,外人哪能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