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里面,有相关人士统计过,里面的角色高达三百多位,而每一个人物角色的设定都十分的饱满,单拎出来都是立体化的而不是扁平化的。

在那么多角色人物里面,王夫人和李纨这一对婆媳的设定,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异曲同工之妙。先是王夫人的设定是丧子,而李纨的设定是丧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子和丧夫不太一样,但是相同的是对于她们而言,都是在尚且青春的时候失去了十分重要的人。简单点地来说,她们失去的不是儿子和丈夫,失去的是那个“支柱”。

无论是丧夫还是丧子,对亲人来说打击都是沉重的,两个人同样的遭遇,她们又会以何种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为什么李纨可以由“槁木死灰”到后面的“青春朝气”?而王夫人就只能是“佛口蛇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纨早年丧夫,留下一儿名唤“贾兰”。丈夫的早逝,使得当时尚且年轻的她,一下子变得“槁木死灰”起来,最重要的是丈夫的早逝带给她的改变并不仅此如此,最重要的是“消逝了她身上所有的青春”。李纨在偌大的大观园里面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知道一心服侍儿子贾兰,身在青春之年,却活成这样,是极其残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得出随着丈夫的早逝,李纨生命的颜色由“青”转“灰”,但是后来的李纨为什么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并活得多姿多彩,也恢复了这个年纪该有的青春之气?

决定着两人走向的关键,也许是因为那颗热爱生活、向往自由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 两个人走向不同,跟那颗热爱自由和生活的心有关

决定了两个人的走向不同,也许跟那颗热爱自由和生活的心有关。有人评价李纨是“标准的节妇,封建社会的淑女”,其实并不然。

“标准的节妇,封建社会的淑女”这些都是外界、当时的社会强加于她的,使得她不得不成为“节妇”,这跟封建礼教有关,与吃人的旧社会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李纨向往自由,喜爱诗词

但是真正的李纨,她内心并不是这样的,她的内心一直都热爱着自由、热爱着生活,只不过这些都是因为“节妇”的身份所以被压抑了。被压抑的她只需要一个被唤醒的机会,她便能够恢复以往的青春朝气,而“起诗社”一事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一众女儿们和贾宝玉聚集在这里,作诗、探诗,好不欢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们一起探诗,交流,在这个过程之中散发的这种活力、青春的气息比平常更为浓烈,而这种感受是很吸引人的,特别是对于正处说于“槁木死灰”中的李纨来,更甚如此。

她喜欢诗歌,也被一众女儿们散发出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感所感染,而这一份感染力,彻底地唤醒了李纨,唤醒了她一直深埋在内心深处的那份对于生活、自由的热爱和向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唤醒的李纨恢复了这个年纪该有的青春和朝气,她已经不再是以往那个“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的人了,而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爱和享受自由的人。

如果不是李纨的内心还依旧渴望着那份对生活的渴望、对自由的热爱,她又怎么会积极地拥抱新生活?只能说曾经的封建礼教对她而言只是暂时的束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王夫人无所求,活得像木头

与李纨相同遭遇的就是王夫人。但是王夫人的生活就过得非常的无趣,还被叫做“木头人”。在儿子死后,王夫人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只懂得敲经念佛,一味地沉溺于儿子早逝而带来的伤痛之中,无可自拨。只顾着自己的悲伤,贾宝玉不管,和丈夫贾政走得也越来越远,夫妻之间感情冷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子的王夫人只懂得一味地沉浸在这种悲伤之中,不可自拨,能够看得出,她的内心其实是没有对新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的。

虽然长子早逝后,她选择了敲经念佛,但是她这样做,也只不过是为了早逝的长子祈福而已,她的言行举止从来没有表现出过对新生活的拥抱和向往自由,便只会越来越乏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不被沉重枷锁自己,拥抱新生活

寡妇门前是非多,也许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李纨在丈夫逝去之后,变了,变得很少接触外界的事物,也低调了起来,只一心一意的管教儿子。

她这种做法也许是最符合丛林法则的做法,因为能够避免很多是是非非,但是同时也意味着要压抑自己以及放弃那份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李纨始终热爱生活,为自己而活

但是李纨是不一样的,她不被这些封建礼教的东西所束缚自己。一直以来被压抑着在内心深处的那份对自由对生活的的热爱,被唤醒之后,她选择了活出真自我,不被这些东西所枷锁,恢复了这个年纪该有的青春和朝气。

封建礼教对她的要求是低调和抚养儿子成材,这是对寡妇的要求,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意味着她要被压抑,幸福和自由都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守节”才是她的结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的李纨不仅恢复了青春和朝气,也从以前那个眼里只为儿子而活的女儿,变成了为自己而活。前者的李纨是“他我”,而后者的李纨是“自我”。

为自己真正而活的李纨身上散发着朝气蓬勃的活力,不再像前半生的生活那样,背负着沉重的封建礼教而活着,被束缚,而是真真正正地活出了自我,选择放下了负担,活得更加的自我,和热爱生活。

毫无疑问,这样的李纨是极其吸引人的,身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王夫人沉溺伤痛,自己给自己戴上沉重的枷锁

李纨选择了积极拥抱新生活,但是王夫人呢?丧子之后的王夫人,只懂得一味地沉溺丧子带来的这种悲伤之中,无法自拨。

李纨的负担来自于封建礼教给她的,但是王夫人的负担呢?她虽然没有封建礼教的负担和封建礼教给她的要求,但是她的负担,却是她自己给自己的。

在这种负担之下,她只能选择敲经念佛度日,都是沉浸在丧子的这种悲痛之中,无可自拨,所以生活才会过得无色无香,如同白开水一样,没什么颜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丧子对于一位母亲而言是重大的打击,但是人早已经逝去,不积极地拥抱新生活,走出悲伤,反而一直给自己沉重的负担和枷锁,这样永远不会活得快乐和自我。

两个人同样的遭遇,都是失去了生命之中最重要的那个人,那为什么两个人后面的走向迥然不同呢?很大的原因就是取决于自身有没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自由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纨虽然被封建礼教所束缚了,但是她的内心还是抱有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自由的渴望的,所以后来她被唤醒之后,选择了积极地拥抱新生活,享受生活,恢复了青春朝气。

而王夫人呢,只知道沉溺在悲伤之中,依靠敲经念佛打发日子,这样的她内心深处是没有抱有对新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的渴望的,就只能活得如同白开水一样,无色无味,过得很是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