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长1993年发表的“自下而上的评估报告”(Bottom-Up Review)把空军战机编队压缩为20个单位,同时把F-22的生产减少到442架。对于F-22的主要批评是,冷战后的威胁环境并未证明其代价过高是合理的,而自下而上的评估报告清楚地表明,国防部的主要责任是遏制重大地区冲突,保持海外存在,开展小规模干预,防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里面没有涉及与大量先进苏制战机的战斗。

我们知道,美国的F22“猛禽”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战机(美国称四代),曾经一度傲视群雄,然而这样一款先进的战机在历史上却是一个比较失败的项目,仅仅生产不足两百架,其生产线就被草草关闭,以至于当我国歼20横空出世时,美国不得不加快F35的部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F22的研发历程

1981年,美国空军正式提出研发新型战术战斗机作为F-15后继机的要求,并与7家飞机制造商签署了意向合同。这7家制造商随后被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由洛-马、通用动力和波音公司组成,另一个则由诺斯罗普和麦-道公司组成。洛-马公司开发的YF-22强调机动性,而诺斯罗普公司开发的YF-23强调隐身性能和速度优势,两个团队的设计方案各有侧重。经过1991年的竞标飞行,洛-马公司的团队赢得了这场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的设计方案是将两种原型机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强调隐身性能,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同时搭载综合航电系统和矢量发动机。

我们知道,新型战机的研发与采购对技术变革非常敏感,甚至起着主导作用。上世纪60年代,麦道公司正凭借其在航电设备和制导导弹(如F-4 “鬼怪 II”和F-15 “鹰”)方面的领先,才确立了自己的领导地位。类似地,在20世纪80年代,洛德马丁公司在F-117 “夜鹰”上首次采用了隐身技术,并从麦道公司那里获得了战机研发的主导地位,从而奠定了其F-22和F-35主承包商的地位。

生不逢时的F22

由于冷战后对预算的削减,美国空军原计划采购790架F-22,但后来将其减少到648架。到1997年,国防部的预算比1985年减少了38%,采购数量比原计划减少了三分之二。财政紧缩对F-22的计划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但即使是在2008年,美国空军参谋长也公开表示,至少需要381架F-22来满足基本的作战需求。但是,国防部长盖茨在2009年宣布,国防部最终只会购买187架F-22,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技术上的挑战和资金上的不足,空军被迫在1993、1994、1996和1997年四次调整F-22项目,而在1996年不断上涨的成本又催生了一个联合评估小组(JET),其主要任务是评估F-22项目的预期成本,并寻找控制成本增长的办法。1998国防授权法案引用了联合评估小组的数据,并将生产成本限制在434亿美元。

为了降低通胀预期,美国将在2009年再次把这个数字降至376亿美元。结果,采购流程从需求驱动转变为预算驱动,在这种采购模式下,减少的生产数量必须用于承担所有额外的生产成本。这种采购模式被命名为“死亡螺旋”(death spiral),这是因为总产量下降导致单体成本上升,而单体成本上升又会导致总产量进一步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

政治层面缺少“伯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预算外,F-22还面临政治压力。拉姆斯菲尔德于2001年就任国防部长,负责国防部的改革。Lamsfield在国会听证会上使用了“转型”一词来描述他为应对后冷战时期的各种新威胁而作出的努力,他强调需要增加对重要武器系统的投资,如1970年代研制的“战斧”巡航导弹、F-15、F-18和F-16等。但是,F-22却没有包括在空军最重要的项目中。

费用超支,加上一起加油设备采购丑闻,牵涉到空军高层和波音F-22项目团队成员,最终导致总统第753号预算指示的出台。这一指示削减了F-22项目2008年后的全部生产经费,将F-22的生产最终定为183架(尽管空军花了5年时间试图游说,但也只多生产了4架)。

由此可见一款武器装备,先进并不等于成功,恰逢其时更为关键。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