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2月,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承受了志愿军的双重(chónɡ)重(zhònɡ)击之后,被迫撤到了三八线以南。这时“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此集结了英、美等国的13个师共计34万余兵力,布置了两道基本防线,三道机动防线,自诩为“铜墙铁壁”,并下令“绝不能后退”,“以尸体做阵地,与阵地共存亡”。在如此坚固的防线之下,志愿军究竟该如何克敌制胜?本期内容就跟您聊一聊,这场解放朝鲜旧都汉城的援朝第三次战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12月,连续两次战役失败的英美两国,开始操纵联合国玩着“先停火、后谈判”的把戏,企图阻止志愿军越过三八线,为联合国军重新部署再次大举进攻争取时间。而此时志愿军已经入朝作战一个多月,虽然取得了两次大胜,但是战士们长期奔波已经疲惫不堪。与此同时由于进展太快,后勤部队未成体系,导致人员、弹药、粮食都得不到及时补充。此时发动第三次战役是极为不利的,但如果停止进攻就恰好中了英美的阴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顶着极大的压力,彭总司令与朝鲜首相金日成研究决定,集中九个军的兵力突破“三八线”,坚决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争取大量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粉碎敌军在“三八线”防御的阴谋。12月15日,由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组成的16部主力,兵分两路从平壤和清湖里出发,朝“三八线”临津江昼夜兼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津江位于汉城175公里处,宽达150余米,江南岸就是高达5至10米的峭壁陡崖。12月底的临津江,平均气温零下20度,陡崖上已经被敌军洒水成冰,想要攀爬上去异常艰难。与此同时对岸的南朝鲜部队动用了8个师,构建了一道纵深达九公里的防御阵地,整个临津江却如同一道天险横亘在志愿军面前。为了能迅速拿下临津江,这次行动必须要出其不意、以速取胜,为此一切行动必须悄悄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0年12月30日,志愿军秘密地完成了战略部署,此次志愿军集结六个军共计23万人,在朝鲜人民军3个军团共计7万人的掩护下,将对敌人进行分割包围,彻底碾碎“联合国军”防御阵地。右翼部队为志愿军38、39、40、50军,将由韩先楚副司令指挥从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突破敌人防御。左翼部队将由志愿军42军军长,指挥42、66军,同步发起进攻。

12月31日美第八集团军总司令李奇微,亲自乘坐飞机巡视临津江北岸,对每一条道路、沟壑,每一座山岭都进行了仔细巡查,然而脚下就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原,志愿军活动的痕迹早已经被大雪掩盖。毫无发现的李奇微回到汉城,与“联合国军”士兵们一样煮着牛肉、喝着红酒,惬意地迎接新年的到来。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二十多万的志愿军战士就埋伏在雪地里,尖刀部队甚至利用地形,在敌军阵地前300至1100米处,构筑了316个掩蔽部,18个可容纳200至300人的营、团指挥所,其他各种武器炮弹储备掩体空间上百个,只待一声令下,随时都能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6时40分,临津江北岸突然飞出一连串耀眼的闪光弹,随后上百门火炮发出震耳欲聋的怒吼,迸发出一道道红光刺透了整个天空,如同一道道烟火一般迎接着新一年的到来。接连不断地爆炸打破了“联合国军”阵地的宁静,无数碉堡、铁丝网的残骸飞向天空,一颗颗“联合国军”预设的地雷被引爆,这场炮火持续了整整20分钟。当炮火延伸到敌方纵深之处时,一道道振人心魄的冲锋号声划破天际,志愿军发起了全线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9军116师346团4连张财书,不顾炮火连续排除四处集群地雷,然而关键时刻自制的扫雷杆被炸坏,而此时是志愿军发起冲锋的紧要关头,他来不及思考冒死进入雷区翻滚,用自己的身体为部队蹚出一条通道。随后负责突破临津江的116师346、347团突击连,一个个涌入零下20度的冰水之中,河面上被炮弹机枪击碎的厚厚冰层,随着水流争先恐后的撞向志愿军战士,一次次撞倒一次次爬起来,刺骨的冰冷丝毫不能阻挡志愿军冲锋的脚步,没有一个人畏惧也没有一个人退缩。仅仅五分钟346团就冲过了临津江,占领了南岸登陆场。五分钟过后,347团也攀上了十米高的峭壁,攻下了敌军的前沿阵地。在一波又一波的志愿军冲锋之下,39军终于在敌方阵地撕开了一道口子,继续向纵深推进,不久38军40军也顶着敌方猛烈的炮火,突破了临津江防线,争先恐后的向由美军控制的第二道防线冲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突如其来的战斗让“联合国军”猝不及防,38军一路势如破竹,至1951年1月1日凌晨,已经突入到敌方防御纵深15千米处,攻占了湘水里、仙岩里等地区。然后38军军长下令114师117师分别左右迂回,与其他各路大军配合,对南朝鲜军进行分割包围。就在右翼部队突破临津江之时,志愿军左翼部队42军、66军也先后突破防线占领对面高地,至此麦克阿瑟所谓“铜墙铁壁”,在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之下,如同纸糊的一般一戳即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月1日各军突破极为迅速,42军124师372团四连,一个连的兵力击退了南朝鲜军一个营,一班长赵恒文俘虏50人,被授予“瓦敌英雄”的称号。五班长冷树国也不甘示弱,率领五人的突击小队,俘虏敌军十多人击毙军官四人,还活捉一美军少校,立一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在志愿军的奋勇出击之下,1月3日,李奇微被迫下令放弃汉城,全线向南撤退组织防御。这时志愿军乘胜追击,于4日傍晚攻入汉城,此时的汉城滚滚浓烟,为了不给志愿军留下任何物资,美军竟然点燃了50万加仑的航空燃油和3万加仑的凝固汽油弹,让这座拥有150万人口的城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而志愿军在入城第一时刻就颁布了《入汉城纪律守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收复汉城后,我军再次乘胜追击,6日进占砥平里,8日攻占骊州、利川,兵锋直指三十七度线。但鉴于“联合国军”后退有序,似乎在诱我军深入,同时我军后勤已达到极限,彭总司令果断下令停止追击,第三次战役就此结束。至此中朝30万官兵,冒着狂风暴雪不顾流血牺牲,在零下20度的严冬之中激战8天8夜,将战线向前推进了80至110公里,毙伤俘敌1.9万余人,粉碎了“联合国军”争取时间的企图。与此同时收复汉城的意义是重大的,为此5日在平壤和汉城,各有240门火炮齐鸣24响庆祝汉城的成功收复。志愿军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精神,也赢得了“联合国军”指挥官的尊重,解放汉城后在汉城联合国军指挥部中,发现了这样一句话,“第八集团军司令官谨向中国军队总司令官致意!”。本期的分享到此结束,您认为志愿军最宝贵的品质是什么呢,欢迎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