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伊朗指挥官巴列维建立了伊朗的前身巴列维王朝。当时,为了挣脱英国的操控,巴列维王朝施行亲美外交政策。1947年以色列建国时,也实行亲美外交政策。有了美国的纽带,两国一直保持着不错的邦交。然而,1979年,形势忽然发生变化,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变成现在的伊朗。伊朗新领袖霍梅尼抵制美国持续维护旧王朝成员,宣称美国政府是“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遂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拘捕于美国大使馆,这就是著名的“伊朗人质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爆发后,美国立即对伊朗进行制裁,终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将在美国的伊朗人驱逐出境,并冻结了约80亿美元伊朗人的在美资产。此后双方互不妥协导致局势恶化,最终美国与伊朗断交,而以色列作为中东唯一,不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又与美国亲密,这股天然的对立,让伊朗以色列关系随之破裂。在这种背景下,美国指责伊朗打着“和平利用核能”的旗号,在秘密发展核武器。与此同时美国频繁在伊朗附近发动军事活动,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并在中东地区驻扎了大量军队。还有一点以色列拥有核武器,几乎属于公开的秘密。在如此国家安全遭到了严重威胁,伊朗发展核工业成为了他反制措施之一,由此产生了“伊朗核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初,伊朗时任总统哈塔米公开表示,伊朗在境内发现了铀矿并完成了提炼工作,由此迈进了核门槛。消息传出后,美国立即对伊朗进行质疑、警告外加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也开始介入,最后在英、法、德的积极斡旋下,伊朗中止了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外围活动,局势暂时缓解。

但是在随后的谈判中,双方就一些核心问题无法达成一致,随后于2006年1月3日,伊朗重新开始了核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3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朗于30天内停止一切核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30天未结束伊朗再次抛出了重磅,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成功生产出纯度为3.5%的浓缩铀,一跃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2010年2月9日,伊朗宣布开始生产20%纯度浓缩铀,20%的浓度已经意味着离核武器只差最后几步。此时国际上就伊朗核问题的讨论,已经进入了非常重要的时刻,伊朗与联合国五常,展开了多轮对话。终于在2015年7月14日,达成历史性的全面协议,这份协议长达100页,涵盖了解决伊核问题涉及的所有关键领域,并得到了联合国安理会的通过。这意味着伊朗核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为何仍然发生了,伊朗核科学家被杀事件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还要从2018年5月说起,当时特朗普单方面宣布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对伊朗的制裁,导致局势迅速恶化。特朗普奉行“让美国再次强大”,而《伊核协议》是奥巴马在政时期签订,为了迅速稳定局势美国做出了一些让步,特朗普与奥巴马两者向来不对付,退出协议一点也不意外。况且协议没有限制伊朗中型导弹的研发,这意味着美国从中东撤军,将会导致伊朗壮大,这与美国企图牢牢地控制中东和中亚,实现所谓全球目标和中东战略的利益是不相符的。而退出协议并对伊朗进行制裁,将让美国在中东的代表以色列,足以发展更强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表态后,欧盟多次试图挽回却毫无成果,2019年7月8日,伊朗也表态将提高浓缩铀丰度,局势再次恶化。2020年年初伊朗最高反恐指挥官,卡塞姆·索莱伊马尼中将遭到暗杀,伊朗曾宣布不受协议限制。但是伊朗真的有可能掌握核武器吗?

对于全人类而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越多,核战争发生的风险越大,而伊朗所处中东石油储量占全球1/3,战略位置十分关键。除了美国,欧盟、以色列、英国、俄罗斯等国,为了这些石油,也都不会让伊朗研发核武器。也就是说伊朗核问题,已经不是伊朗自身能够决定的问题,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对于伊朗而言也许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