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黄埔军校初立,各地方军阀纷纷推荐自己的亲信来当校长,一时间争论不休。为何最终由无钱无兵的蒋介石,出任黄埔军校校长?难道孙中山真的是无人可用了吗?本期内容就跟您聊一聊,蒋介石的校长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3年,陈炯明叛变,北伐军也惨败失利,而响应孙中山北伐的南方军阀们,已经各回各家养精蓄锐。此时的孙中山开始反思失败的经验教训,他发现最大的问题是,他几乎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所以每次北伐都非常被动,每次有叛乱就要被迫撤离。于是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建议下,孙中山决定,“以俄为师””联俄联共“,打造一支自己的军队,并建立一所军官学校,以培养将来北伐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孙中山最初的想法,是希望军政部长程潜和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在“以俄为师”的背景下,程潜本人与苏俄关系并不密切,其日本老派留学经历,也似乎派不上用场,最终无缘黄埔军校校长),两位资历比较老可以服众的人,来担任陆军军官学校校长。所以在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会议上,刚刚前往苏联考察回国的蒋介石,只是被任命为陆军军官学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这代表着孙中山的两层意思,一是孙中山想让蒋介石历练一下,二是还想再考察一下蒋介石,留待后续重用。然而蒋介石接到任务后,只干了一个多月之后,竟然丢下一份辞职信不干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一走了之呢?这里面情况还是有点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蒋介石接受任务后,时常为预算而烦恼,当时广东的财政大权,掌握在滇系军阀杨希闵手中。但经历了陈炯明反叛,广州财政荡然无存,而且杨希闵也瞧不上没兵没权的蒋介石,颇为不配合,就连他的部下也时常数落蒋介石。如杨希闵部下有一名军长叫范石生,就曾奚落蒋介石“你啊,在黄埔弄什么破军校,就你那几根吹火筒,我只派一个营,就可以完全缴你的械”。这让蒋介石始终耿耿于怀。

其次,在刚刚举办不久的国民党一大会议中,蒋介石连个中央执行委员候补委员都没有混上,这让蒋介石郁郁不得志。而这次负责筹办军校,不仅不是校长还要受各种破气,这让蒋介石对于自己在党内地位如此低下,心中十分不悦,一气之下,于1924年2月21日向孙中山请辞。此时的孙中山还有一点生气,他认为蒋介石不理解自己的用心,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这实际上是蒋介石一向以退为进的行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在留下辞职信后,带着第三任妻子陈洁如,到上海找挚友张静江。当蒋介石出现在张静江在上海的住所时,张静江极为惊讶。张不解地问:“仲正,中山先生重视你,指派你办军校,这可是我们党未来的命脉,你怎么来上海了?蒋介石故意用充满怨言的语气说:“听说如今正在筹建的军校,中山先生想让程潜或许崇智当校长,只让我和李济深当副校长,我真的不想给别人做嫁衣。张静江听了蒋介石的话,马上说:“我会保举你当校长”。当时,张静江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他一直给予孙中山极大的经济支持,被孙中山尊称为“革命圣人”。因此,张静江所说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与此同时,黄埔军校的建立肩负了孙中山强军的重任,然而蒋介石作为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各方奔走的诸多事宜都需要他处理,他这一走可谓是向孙中山插了一刀。无可奈何的孙中山,只能一边催促蒋介石尽快归来,一边让助手廖仲恺暂时处理蒋介石的工作。然而蒋介石自认有苏俄考察经验奇货可居,坚持不回广州,反而在3月2日,给孙中山写了一封长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信中,蒋介石痛批孙中山周围那些所谓忠者贤者,不过是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辈,又有谁能够像陈其美一样,愿意为革命而赴汤蹈火牺牲性命?陈其美是蒋介石的革命引路人,在组织反袁军事行动时被刺杀。蒋介石提到陈其美,就是想要提醒孙中山,在他“二次革命”失败,无奈逃亡日本的时候,众多所谓朋友离去,而陈其美却带领蒋介石亲赴日本与孙中山见面;在陈炯明叛变孙中山被困永丰舰,身边无人可用孤立无援之时,蒋介石却不顾性命前去营救。蒋介石想要借此表达,又有谁能够像他一样对孙中山忠心耿耿,以此获得孙中山的信任与重用。然而孙中山始终担心,蒋介石资历不足而难以服众,让他当副校长已是提拔,所以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让蒋介石出任校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见还是无法保证获得校长之位,蒋介石赌气从上海回了浙江奉化的老家。随着分歧越来越大,孙中山不忍心埋没这位“英杰”,于是派遣邓演达前去劝蒋介石回广州,后又让胡汉民、汪精卫等党内高层,电报蒋介石进行言辞恳切地劝说,可谓是给足了蒋介石面子,这更让蒋介石认为,自己奇货可居不为所动。

3月26日,暂时负责筹备工作的廖仲恺,多次劝说蒋介石回来但杳无音讯后,给蒋介石下了最后通牒:“归否?俾得自决。”言外之意,你如果再不来,这校长之位就是我的了。这时蒋介石仍然采用缓兵之计,于29日回电:“必来粤”,但一直拖着不归,其实蒋介石暗中却在四处探听,孙中山对校长一职的安排,他在等孙中山最后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月31日,孙中山见蒋介石还是不回,而且苏俄也误以为,蒋介石是亲苏的左派人士,对蒋介石出任校长表示同意。于是孙中山派蒋介石的又一个“把兄弟”、粤军总司令许崇智,专程赶往奉化劝他回校,并下了最后通牒。而许崇智也告诉蒋介石,自己对校长一职没有兴趣,蒋介石这才高兴地返回广州。

1924年5月3日,在张静江的保举,孙中山的有意培养,以及苏俄的支持下,最终当时地位并不高的蒋介石,被孙中山破格提拔为黄埔军校的校长。并于1924年6月16日,正式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就这样蒋介石用消极对抗的方式,成功击败竞争对手,从无钱无权的国民党中下层军官,一跃成为国民党中的实权人物,开启了蒋介石生涯中的一个腾飞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