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在秦朝首都大肆劫掠,屠了咸阳,一把火烧了秦朝的宫殿后,带着自己的手下和抢到的金银美女,离开关中。准备东归。

一个叫韩生的儒生劝谏项羽不要离开关中,关中地势险要,物产丰富,是一个可以长久经营得地方。项羽没有听取他得建议,并且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韩生听见,私下感慨到:有人说楚国人就是沐猴而冠,果然如此。有人将这句话告诉了项羽,项羽就把韩生煮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记载,故事的真实性暂且不说,只说说项羽真的适合留在关中称王吗?

首先关中确实适合经营,刘邦就是靠关中的资源战胜项羽,创立了汉朝。但是关中适合刘邦却不适合项羽。

留在关中项羽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军心不稳。这个问题刘邦也遇到了。刘邦被封汉中王,在去汉中的路上,刘邦的军队就有很多人逃跑,天下已经太平,当初被生活所迫不得不参加起义的人,都想回到家乡过安稳的生活,刘邦的手下是这样。项羽的属下更是这样,项羽的手下因为劫掠咸阳,人人都有战利品,更加富有,肯定更想回家乡,刘邦还能烧栈道,烧栈道的明面理由是示弱给项羽看。项羽就没有借口不让手下回家乡。如果都走了,项羽就会成为光杆司令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又出现一个问题,项羽为什么不在关中募兵,关中是秦朝的发源地,秦军的战斗力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存在,后来刘邦能够打败项羽,关中源源不断的兵员和物资起了很大的作用。

同样是起义的人,刘邦能够得到关中人的认可,为什么项羽不能?

首先,项羽是楚国人。六国中只有楚国对秦国的怨念最大。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被坑40万,但两国本来就是世仇,仇人之间用什么样的手段都不过分。楚国不一样,楚国的王室和秦国的王室世代联姻,有人推测秦始皇的王后就是楚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亲近的人背叛,仇恨和怨念是最大的。项羽是楚国贵族,对秦国的仇恨更加强烈。从项羽对秦军的态度就能看出,先是坑杀20万降卒,进入咸阳后,杀子婴,烧秦国宫殿,屠咸阳。他做的这些事,已经失去了关中的民心。

不要说在关中招兵,反倒要派重兵防止关中人反抗。被仇视自己的人群包围是很可怕的。从后来秦国降将,项羽安排钳制刘邦的三个人,雍王章邯,都废丘,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塞王司马欣,都栎阳,辖咸阳以东;翟王董翳,都高奴,辖陕北。这三人可以说都是被关中人消灭的。如果项羽不走,留在关中,楚汉之战可能就不会打4年了,一年就会结束,项羽会败的很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项羽意识到这点,待在关中不安全,就离开了。谋士范增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因为项羽在关中的所作所为已经完全失去了关中人的人心。

说项羽离开关中是沐猴而冠不太合适,当时的情况不允许项羽留在关中。可以把项羽在关中的作为与刘邦的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对比,项羽就是真的沐猴而冠了。

喜欢文章点个关注,谢谢。会持续更新有趣历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