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五茶学 //

呼我煮茶 门临好客

帮你看书鸭,我看书,你看我呀......

零五茶学 | 08

时光很轻易地浓缩在这杯茶汤里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茶器的包浆状况,则反应了茶人的饮茶偏爱和习惯,茶人和茶盏日久相濡以沫,常饮高山茶则包浆油亮金黄;爱喝铁观音陈年乌龙者则包浆红褐赤赭;嗜饮远年普洱者则包浆深沉紫黑。除了茶类偏爱,若再加上茶人选择茶器的眼光和品味,则常是见器物如见主人,茶人与茶道具几乎是合而一体的。 摘自《茶21席》

书名作者

书名:《茶21席》

编者:古武南

官方介绍:

生于台湾新竹客家人聚集的北埔,曾做过西服店裁缝、服装设计师、服饰店老板,现在是北埔文化工作室负责人、“水井”茶室主人、古迹解说员

北埔的老制茶人刘家龙老先生是古武南的舅公,后来古武南自己又北上学茶,在台北人澹如菊茶书院追随李曙韵老师,在老师的启发下,联络茶书院的同学,以文字的形式记下习茶、学茶的心得与感想,共同分享与参悟,于是有了这一本《茶21席》。

内容介绍

官方简介:

坐拥千把名茶壶万片茶砖的“贝勒爷”,花六万块机票钱从澳大利亚飞过来的“名狗安格斯”,患有“习茶强迫症”的外国“茶博士”,午夜两点半最精神的夜猫子茶人,为美国第一家庭奥巴马家设计餐具的设计师,参加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的古茶室主人,琴、棋、书、画、花、工、艺照单全收的国际珠宝旗舰店店长,不计回报种植有机茶园的现代茶农,法国戛纳影展上惊艳亮相的女导演,留学意大利、推广意大利美食的室内设计师……一群有趣、有想法的人聚在一起做有趣的事情,写有意思的文章,就成了《茶21席》。

他们在工作中各有各的身份,而当脱下疲惫的外衣,进入自己的生活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茶人。

除了字字珠玑的文章,精美的配图也是全书的一大亮点。著名摄影师,也是资深茶人的廖素金老师,用高超的技艺和平和的心境,为读者呈现出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片:茶人发自内心的笑颜,茶具穿越千年的静美,茶席不动声色的魅力……读着书,看着图,喝着茶,这样的日子,美丽如天堂。

原文摘抄

我最喜欢的一篇:

1983年碰到台湾茶壶界第一次崩盘,刚好也是茶壶落款从中国宜兴款(警总取缔)改到荆溪款、制壶人款,转型分隔的年代。台湾股票在上万点后崩盘。远征丁山大肆搜购(当时大陆宜兴壶不准入境)

1989年在泰国百货公司第一次邂逅普洱茶,那是中国土产进出口公司办的海外展览会。一片二十元泰铢(与当时台币一比一)。

(这篇对我而言比较有参考意义)

人物介绍

从人物的角度去看,简直是商业互吹。像我这么实诚的娃特别容易相信别人一开始的商业互吹,然后看完就会觉得要么他们的眼光有问题,要么彩虹屁太厉害。整体的文字大部分感觉像小学生写作文般。对李老师宗教式崇拜的描写也让人受不了。

好奇为什么不集资花钱找个文笔好的写手整合润色一下再出版呢?

扯读后感

由于之前看过李曙韵的《茶味的初相》觉得很赞,所以当看到这本打着李曙韵名号,乍一眼真以为是《茶味的初相》姐妹篇的时候,就果断买了。买回来后存放了一段时间,大概感觉再存放下去快要发酵了,于是硬着头皮,翻了一下,这一翻发现是一本朗朗上口的口水文。

基本用了两个小时就全看完了,如果说从著书立说的角度来说,这本书真的乱哄哄的。但是作为他们茶学院内部刊物的话确实不错的习茶心得。看完不是那种会让人产生醍醐灌顶的书,只会心疼我的30块钱。好吧,但是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一二有趣的句子,有趣的思想,有趣的故事。

打个分数

由于花钱了,于是扯同志现在是大爷,扯同志表示:总体来说,言过其实,抬头各方面布的太夸张,让人期望过高。看完难免有点失落。可以理解为一本谢师宴合集。另外图片还算可以吧。

但是也不能一杆子打死,尤其里面有一篇以亲身经历讲述普洱茶炒作的时间点,还是让我有一丢丢受益。之前讲普洱茶的是时候一直是说普洱茶是2005年由港澳台开始炒起来的。但是毕竟那时候还在读书,所以具体的细节也并不了解。正好那篇文章把普洱茶炒作的始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把具体时间点讲的很流畅。

本书和李曙韵的《茶味的初相》号称姐妹篇,但是大概是拜把子的姐妹,异父异母,各方面差距还是太大了,有蹭流量的嫌疑。总之能借来看就不要花钱买了,有点不值,土豪请随意。

历史文章

END

文字与排版:陈扯扯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