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对定制产品有理性认识,会有助于行业的下一步发展。

昨天是双十一,全网电商销售额又创了新高,天猫商城11日全天成交额再次刷新纪录达到1682亿元,而京东商城累计下单金额超过1271亿元。

这种以「折扣」为最大促销噱头的商业游戏,能够让销售额如此之高,确实令人咋舌。要知道:2016年的全国各省市GDP,有好几个省市的全年生产总值,都可以被这两个企业,短短一天内就被卖掉。比如至少青海和西藏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定制行业而言,虽然增长很快。但因为各种原因,目前还属于小众消费。我想:行业之所以发展的慢,市场中存在各种头疼的问题,比如返修率高,价格战非常狠等等,这些其实跟消费者对定制行业有非常多的误解有关。

之前,内参君以一封信的方式,给定制行业的新人阐述了一下我所理解的定制行业。今天,我同样想以一封信的方式,与定制的消费者交流一下,告诉他们,真实的定制行业,是什么样子。

当然,内参这个公众号,绝大多数的粉丝都是圈内人。所以,这封信本质是给同行看的,只是希望大家在跟客户交流时,要秉持这样的理念和心态,要如实地跟消费者沟通,进行消费者预期管理。

让消费者更多了解定制行业,而不是把行业搞得「神秘化」、「高端化」,那样,也许对行业的长远发展更有好处。

亲爱的定制消费者,

感谢你选择定制。

在你放弃成衣,选择定制时,也许是因为体型特殊,买成衣根本买不到合适的。也许是你即使买成衣能买到大概还凑合的衣服,但你要求高,希望穿到更合体的衣服。

不管如何,你对定制这种消费方式充满了各种自己的设想和预期。

但是,作为一名定制内部行业的观察者,我想,有如下事项,你如果清楚,则会有助于你买到更称心如意的衣服。

1、定制是分层次的,在选择工业化定制时,不要过分吹毛求疵

有一句话讲:买成衣的都不挑,但是在做衣服时,消费者总会挑一下。这种心情能理解。

目前的定制市场里,绝大多数都是工业化定制服务方式,加工环节与量体环节是分离的。不是传统的裁缝「量、做一体」的模式。

这种模式出来的产品是成衣基础上的改善产品,好处是标准化、品质可控。辅料和工艺与成衣一样,甚至更好,但是尺寸会更符合你的身材。

在这种定制模式下,对于合身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在成衣基础上改善90%,而非「哪里哪里都服帖,哪里哪里都顺你的意」。

比如衣服要非常修身,然后抬胳膊也要舒服;

比如领子一点皱都不能有,否则就是师傅水平不行;

裤子坐下后,前裆部分不能鼓起;

衬衫肩部一点褶都不能有,袖子要非常平顺;

裤子穿了1年后,怎么磨坏了,面料怎么这么差;

等等。

一件衣服的穿着状态,跟面料有很大的关系,弹性面料与非弹性面料,厚的薄的,都会有所不同。并且,一件衣服多次洗涤后,或者穿一段时间后,尺寸也许就会有一些变动。

所以在试衣时,过分挑衣服的毛病,本质不会对未来的穿着体验有任何的好处。作为目前的定制店,以及未来的绝大多数定制店,是提供比成衣更合身的产品,而非“十全十美”的产品。

如果需要你想象中「十全十美」的产品,请选择价位高昂、成衣时间更长的少数定制店。这些店不是不存在,只是符合这种需求的从业者不多。首先,这种产品价格一定会比较高。第二,价格高的,不一定商家就能满足你。第三,他们往往不会做网络宣传。

2、不要侃价的太狠

买的没有卖的精。同样是一套西服,一件衬衫。原价5000,你侃到2500。如果店家答应了你,很可能意味着要偷工减料。

面料可能不会变,但是辅料和工艺都会下降。因为,店家也需要赚钱是不是?他也要养家糊口对不对?

一家店开门做生意,本质就已经定位好了他的成本和售价,在他的原价基础上,可能是最合理的。如果你认可这家店,最好不要侃价,或者少砍价。这样最有可能买到好产品。

3、不要太相信所谓的国外大师、外籍量体师

西方的月亮比中国的圆,这句话在定制行业是不成立的。做衣服不是高科技,中国的服装业已经有一批实力、效率可以碾压国外同行的从业机构和从业者。

如果说某些国外牌子的更好,无非是他们坚持用更好的原料、更好的做工而已。放心,同样的价格,国内的定制同行也许可以做到更好,只要你愿意给同样的钱。

4、定制的第一次消费时间成本高,但后续成本会很低

在你第一次消费时,你需要跟你的定制顾问聊很多你的需求,你的偏好。也许衣服会改几次。在这其中,时间成本和沟通成本是比较多的。

但一旦你找到了合格的定制店,并且对方也完整地掌握了你的需求,将来你的消费会变得很简单。

不仅西服、衬衫,其他的衣服,比如休闲裤、大衣、羊绒衫、风衣、夹克、牛仔裤等,将来都会有很成熟的性价比高的产品提供给你,你可以抛弃成衣渠道,不用再去商场一件件试成衣,只需要与你相熟的定制顾问下单就好了。

5、给定制行业多一点理解和耐心

其实现在的定制产品,相比成衣而言,已经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更好的品质下,甚至做的比成衣还便宜。

不管是定制店从业者,还是后端的供应链工厂等,大家每天都在想办法,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定制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场生产端的升级,就这么简单,没那么神奇。既有所谓传承几十年的手工定制(很少部分),更有基于信息化、智能化、高效率的更匹配消费者需求的C2M型半定制(绝大部分)。

对于绝大部分的消费者而言,未来的趋势是你能方便、快速买到一件更适合你体型的半定制、价格合理、面辅料和工艺不差于中高档成衣的衣服。

穿了多年只有50%合身度成衣的你,现在能以成衣价格买到90%合身度的定制衣服,已经足够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