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风华》之中,其木格赠给了太监金英一把佩刀,而这把佩刀却最终被皇帝朱祁钰当成了把柄,成为了刺王杀驾的凶器,其还趁机大兴冤狱,弄死了其木格,将哥哥朱祁镇心头最后那一抹温柔变成了寒凉的冰雪。

在编剧的笔下,朱祁钰的这种我自己过得不好,大家也别想过好的变态做法,最终导致了朱祁镇下定决心造反,夺门之变随即发生,然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对于这场案件,细观下来,还真不一定是人家朱祁钰故意恶心朱祁镇的,因为这个案件上下实在是充满了浓浓的阴谋味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的这场轰动朝野的大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一把不一样的刀

景泰三年夏,金乌西坠,暴晒了一天的紫禁城此刻终于迎来了一丝凉意,在宫外的一处宅院之内,锦衣卫指挥使卢忠正招待着一位特殊的客人,这位叫王瑶的公公,是从宫里来的,只不过这个宫,是如今太上皇朱祁镇所居住的那个南宫。

觥筹交错之际,两人相谈甚欢,而这位王瑶公公,明显酒量不行,喝着喝着就喝大了,当其大醉伏案沉睡之后,面前的这位锦衣卫指挥使迷离的眼神却迅速恢复了正常,他悄悄地走到了王瑶身边,快速从对方的怀中掏出了一柄短刀,然后迅速离开屋子,临走前他对门守护卫们仔细交代,“看仔细了,千万不能让他给我跑了。”

卢忠一刻不停地跑到了紫禁城门处,将刀柄和奏表递进了皇城之内,此刻皇帝朱祁钰还没有睡,当其看完卢忠递进来的奏折之后,拔出了那柄短刀,一道黄澄澄的寒光顿时闪现,和别的刀不同,这把刀是一把金刀。

“该来的,最终还是来了。” 朱祁钰喃喃地说道,一场搅乱整个景泰朝局的大案——金刀案,旋即拉开了序幕,后世人们对之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一场冤案,有人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阴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还是让我们首先看看这个案子发生的历史背景。

太上皇回归,皇帝却最终选择了违约

明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结果却在土木堡惨遭失败,数十万明军被歼灭,皇帝本人也被瓦剌也先俘虏,成为了明朝第一位被俘虏的皇帝,面对来势汹汹的瓦剌军队,明英宗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此时才两岁,无法执政。

最终,北京的皇太后、臣子们最终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那就是拥立郕王朱祁钰为过渡皇帝,待其百年之后,再还政于英宗后人,皇位依然没变,这个紧急处理方案看起来很不错,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当了皇帝后的朱祁钰,开始有了想法。

当上了皇帝,但朱祁钰却感觉很上火,北京城的防守最终取得胜利,这场苦难,是自己和朝臣们一起扛过去的,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然而等那位败家的大哥回来之后,整个朝廷之内的氛围,却开始暧昧起来了。

如今宫内有三位正主,太上皇、皇帝、皇太子,自己这个皇帝虽然是主事的,但天下原来是太上皇的,天下以后是皇太子的,自己这个过渡皇帝,明显带着一丝打工的意味,这让底下的臣子们也暗地里开始了站队,毕竟人都是朝前看的,皇太子、太上皇,人家可是亲父子呀,自己办事,首先要避免得罪这两位正主,这就让朱祁钰很受伤,都当我是空气不是?看来我还是对太上皇太好了。

朱祁镇回来后的现状,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

在《大明风华》之中,太上皇朱祁镇和其木格回来之后,皇帝朱祁钰给他们安排的住宿简陋至极,甚至连被子等生活用品都不给齐全,对其非常戒备。

然而实际上,这兄弟俩的关系其实挺不错,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作为自己唯一的兄弟,明英宗在征伐瓦剌之际,安排监国的就是朱祁钰,如果关系不好,双方互相有芥蒂,怎么可能会让其监国?因此,当朱祁镇以太上皇身份回来的时候,朱祁钰最初也不好意思做的太绝。

明英宗等人是被安排在了南宫,这个地方到底是宫内,怎么说也不可能到连生活用品都短缺到那种地步,而且明英宗在刚回来的这段时间,应该过得还算舒坦,他这段时间主要的工作就是生孩子,一口气生了好几个皇子,这些皇子还都被弟弟朱祁钰封了王爷,而且是那种亲王级别的王爷。

按理说,朱祁钰够意思了,朱祁镇呢,此时并没有表现出要复辟的意思,毕竟自己的儿子是皇帝,自己冒险去复辟,搞不好把底牌都输掉了,风险大,收益低,不划算。

然而此时的朱祁钰却受不了这个打工仔的命运,他做出了一个让哥哥备受刺激的事情,那就是毁约,废掉了哥哥的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这可是踩着红线了。

废太子,让朱祁镇决定铤而走险

之所以废掉太子,朱祁钰觉得,在当时的情况下,自己必须要这样干,因为除了自己的私心之外,不废掉朱见深,自己永远是个打工的命,你见过有哪个皇帝有儿子却传位给侄儿的?

自己是皇帝,历来父死子继,哪有传侄儿的道理,权力的滋味,让朱祁钰一旦尝到,便再也难以割舍,我是皇帝,我的儿子理所应当是太子。同时这种暧昧的朝廷氛围,也让朱祁钰痛恨不已,又无可奈何,你说这些臣子们不忠,现实就在那里摆着,自己千秋了之后,皇权还会回到哥哥那一脉,那些臣子自然会将心思偏向南宫的那一位。

自己若是废掉朱见深,那朝局就不一样了,首先自己是皇帝,儿子是太子,对太子尽忠归根结底还是对自己尽忠,这样一来,底下那些臣子们也就没那么多花花肠子,便可以一心一意为自己办事了。

朱祁钰说干就干,景泰三年,皇太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被废,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被立为新太子,朱祁钰觉得很惬意,而他哥哥朱祁镇在得到这个消息之后,估计被气炸了,违约了吧,弟弟,太过分了。

你先过分的,别怪我了啊。

太上皇的反击

朱祁镇毕竟是当了十四年的皇帝,这十四年里,朝廷上下多少臣子、宫内多少宦官受过其的恩惠,数不清了,如今太上皇受委屈了,多少人会同情激愤?而先前已经站好队了的臣子们,被废太子这件事情晃了一下,也是非常上火,投资打水漂了,后续还有折本的风险,怎么办?

一股暗流在朝野上下流动着,而对于这个局面,作为锦衣卫指挥使的卢忠,就是干暗查这行的,自然不可能没有觉察到,但他没有吭声,因为,自己实在不愿意卷入到这个纷争之中,这里面的水太深,别看南宫那位看似被软禁着,实际上朝廷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出人家的法眼。

卢忠虽然没有向前伸手,但太上皇却找到了他,因为他是锦衣卫指挥使,掌控着朝野内外一切动向,自己如果要复辟,要联络大臣,这些活动,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朱祁镇毕竟是当过皇帝的,哪些是要害部门,他自然知道。

于是,就出现了史书上记载的,朱祁镇因为感谢看守南宫的老太监阮浪照顾周到,就将随身的一把金刀送给了他,而很巧的是,阮浪门下有一个小太监王瑶又见到了这柄金刀,对之格外喜欢,阮浪本人又大大咧咧,就索性将金刀又转手赠给了小太监王瑶。

这种情节描写,简直是侮辱人们的智商。

首先,金刀是什么?在古代金刀和玉玺象征着皇权,太上皇赏什么不好,偏偏赏这种政治及其敏感的东西,给一个看守自己的太监,这明显就有点儿说不过去。

再次,阮浪这个人,说是对明英宗感情深厚,对于这么一个忠心的太监,怎么会对圣上赏赐的东西弃之如屣,别人喜欢,随手就送给对方了呢?

这柄金刀,只能是一个信物,而这个小太监王瑶,则是太上皇交通外臣的一个信使,他身上的这柄金刀,代表着太上皇的权威,在卢忠的府邸,王瑶也亮出了金刀,干还是不干?

躲都躲不了,卢忠很郁闷,但他最终选择了,告密,毕竟作为指挥使,造反自己不太专业。

很快,王瑶和阮浪便被逮捕下狱,而面对诏狱内惨烈的酷刑,这两位太监竟然表现出了死士一般的坚贞意志,甭管怎么打,自己就是一口咬定,这是太上皇给阮浪的生日礼物,阮浪后来作为礼物又送给了王瑶,王瑶只是在卢忠面前炫耀了一番,并没有谋逆的事情,在没有录音手段的年代,说没有就没有,卢忠也傻眼了,没想到这两位这么硬。

逼疯的锦衣卫指挥使

卢忠感觉自己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步,一个是当今皇帝不停催办,一定要将其办成铁案,让天下人无法对自己惩办太上皇有所指责,另一个是很可能复辟成功的太上皇,自己虽然不想造反,但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以自己的信息渠道,太上皇有多大的能量,自己还是很清楚的,卢忠也没有想到,自己此番好像把自己给玩死了,这可怎么办呢?

情急之下,他去找了一个人,仝寅。

这个仝寅是太子太师石亨的人,而这个石亨,卢忠心里很清楚,他是太上皇的人,在得罪了太上皇之后,皇帝这边自己又办不成铁案之时,卢忠决定,反水吧,如今的这个案子自己真的搞不定了,得请太上皇方面,给指条活路。

仝寅以占卜著名,他在占卜之后,告诉了卢忠:你踩到老虎尾巴了,虽然老虎还没咬人,但凶险之极!暗示的很明显,小子,你得罪惹不起的人了,而且得罪惨了,趁着没咬人,赶紧的吧。

易言:‘履虎尾,咥人凶,’不咥人犹可,咥人则凶。

那晚,卢忠匆匆离开了石亨的府邸,而第二天,整个朝野都得到了那个非常轰动的消息,锦衣卫指挥使卢忠突然疯了。

证人和办案人疯了,这让陷入僵局的金刀案更加扑朔迷离了,这案子没法办了,又气又急的皇帝朱祁钰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草草结案,王瑶被凌迟处死,而阮浪则因为年老不支,毙命于牢狱之中,一场轰动朝野的大案,最终办的虎头蛇尾,草草结案。

虽然金刀案之后,朱祁钰加强了南宫内的防守,他让人把南宫的大门上了锁,而且将南宫的门锁里灌上了铅,他还派人将南宫内的树木全部砍掉,以防止有人攀越树木、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

明英宗自此过上了囚徒一般的生活,然而即便如此,这位手眼通天的太上皇依然最终复辟成功,景泰八年,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再次复位,第二次称帝,改元天顺,而明英宗复辟之后,立马着手的就是为王瑶、阮浪平反,将当初坏了自己私情的卢忠严惩。

天顺元年二月英宗“赠少监阮浪,命儒臣立碑记其事,是月(元年五月),碟太监高平及千户卢忠,坐阮浪、王瑶狱也。

比起《大明风华》中的那场冤案,历史上的这场金刀案,细读之下更加令人惊心动魄,在扑朔迷离的剧情之中,我们拨开那一层层迷雾,努力尝试着为大家呈现出最贴近事实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