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是毛主席一生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却从未开过枪。这种说法的流传肯定是出于好意,想衬托出毛主席举重若轻、胸有百万兵的统帅形象,是我们普通人对毛主席敬仰的表达。但真实的的历史并不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有一首词《菩萨蛮 大柏地》,其中有一句“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说的就是这场战斗。这场战斗就是被陈毅元帅称为“红军最荣誉的战斗”的大柏地之战。这场战斗中,毛主席不仅拿起了枪,更是身先士卒率部冲锋,最终领导红军大胜,为建立瑞金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菩萨蛮 大柏地》全文

这场战斗发生在1929年1月,当时毛主席和朱老总率领红军主力3600多人离开井冈山,到瑞金开辟根据地,遭遇国民党军的堵截,其中一个刘士毅的旅长一路尾随追击。队伍到达瑞金北面的大柏地时,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召开前敌会议,决定利用这里的有利地形,用口袋阵消灭敌人。大家看到这,可能会觉得不就是一场伏击战嘛,而且红军3600多人还干不过国民党军一个旅?事情真不是这样,这场伏击战可以说是以弱胜强的典范,要知道当时的红军在人数上并占优势,而且武器装备很差,很多展示手里只有冷兵器。国民党军的火力、给养都要强过我们。按照当时的战斗总结,这场胜利是在“血泊中挣扎”取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柏地战场地势

战斗从当日下午3三点一直打到次日中午,整整21个小时,其中从当日下午战斗就进入了胶着状态。敌人战斗意志差但火力强,有一些阵地被反复争夺,红军压力很大,就在这时毛主席亲率警卫排向敌人发起攻击,夺回了阵地,极大鼓舞了部队士气。此战,红军歼敌300,俘虏800,缴枪800。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场大胜利。可以说,毛主席的身先士卒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当时他是党代表,这种引领完全体现出了红军必胜的原因。这场战斗也奠定了江西苏区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标签2是大柏地战场所在地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是在这场战斗后的4个多月,毛主席重回大柏地归还作战时借的东西,并指出了要发展江西苏区的方向。从这里也能够看到毛主席的治军思想,能看到人民军队人民子弟兵的脉络。

不管怎样,希望您今天看完这篇文章,能够知道毛主席也曾亲自上阵杀敌。他既是人民的领袖,更是人民的战士,永远是人民的勤务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