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在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

要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下,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硬基础”与“软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化农村改革,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在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得益于在持续推进农村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机遇挑战并存,深化农村改革,依然要坚定不移地抓住这条主线。要做好农村承包地的延包工作,在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扎实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试点,给承包户吃下定心丸,为规模经营提供新动能。同时还要做好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用好农村闲置宅基地等工作。

我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有历史渊源。当前,全国98%以上的农业经营主体是小农户,他们在数量上占主导的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都不会改变。不让小农户掉队,不仅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要坚守的底线,更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为此,要培育好家庭农场和各类专业合作社,推动这两类主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发挥农业企业的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农业企业与其他经营主体,尤其是和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加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获得感;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服务体系,强化其组织农民、带动农民、服务农民、富裕农民的功能作用。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正逐步构建起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夯实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未来应面向低收入和欠发达地区,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结合,在防止返贫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围绕乡村治理有效齐发力,将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有机结合,妥善处理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主体间的关系,构建起良性互促的运行逻辑。

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完善农业农村支持保护制度。要在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原则下,完善农业农村发展的“硬基础”与“软环境”。公共财政向粮食主产区倾斜,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都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尽快完善粮食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保障种粮主体的生产积极性;科学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既要强化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的认识,也要强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农村人居环境、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实际行动,将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统筹考虑;用好普惠金融与农业保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要兼顾普通农户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扩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范围,帮助农民告别“望天收”,挑稳“金扁担”。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2021年1月21日

版权说明:本号主要发布四川战旗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原创图文及视频资讯,并提供相关政策法规讲解,欢迎阅读分享,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另有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立场,感谢作者辛勤创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

战旗智库

助力脱贫攻坚 服务乡村振兴

战旗智库组织举办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改革与实践”大型专题培训

力求精品输出,带来精彩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 邀 合 作☰☰☰

四川战旗乡村振兴研究院长期邀请在乡村振兴领域从事理论研究或项目实践的专家、学者、企业负责人、机构负责人等相关人士成为特邀研究员,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乡村振兴学术活动,以理论研究与实践落地紧密结合的原则,通过客观、专业的实证研究和具有前瞻性、开创性、系统性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

联系人:牛先生 19136189859

邮 箱:zqxczxyjy@163.com

地 址:成都郫都区战旗村

研 究 基 地:成都郫都区清金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课程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