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依之地》是华人导演赵婷的最新作品,这部已经获得金狮奖的影片无疑还是奥斯卡奖的热门。无论是剧情故事,还是价值观的政治正确,还体现着个人主义中彰显对美国文化的基因溯源。

主角弗恩是生活在美国中部一个因为企业倒闭,丧失了生存基础,连邮政编码的都吊销的小镇的丧偶中年妇女,他选择连一种以车为家,浪迹“在路上”的生存方式,通过游牧式的打零工,过着当代逐水草而居的“后现代”生活。影片中拍摄的生活,与我们理解中的世界第一号资本主义强国的印象会有很大的反差,这种居无定所,飘忽不定的生活,也是我们文化中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存在,所以在观看的时候,无论剧情如何发展,画面如何绚丽,心里总是有着某种深层的担忧和不安。或许大陆的农耕民族基因中就是与土地相连接,漂泊总是与失落连在一起。

抛开文化上的距离,在摄影画面上,《无依之地》倒是给我们留下了所有“在路上”能够想象到的美好。广袤的美国中西部地区,一眼望不到头的公路,各种地貌,风沙侵蚀过的沧桑痕迹。主人公弗恩穿过西部到达东海岸,高耸如云的红杉,几个人无法一次环抱。这些路上的风景似乎给人充分的理由应该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生存意义与这些自然风景联系起来,去感知和体会。

那么应该怎样表现这样壮丽的风景来配合影片的叙事就成了导演赵婷最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与她配合的摄影师是她的丈夫。他们将整部影片的摄影画面稳定在一种“黄金时间”的影调中。

所谓摄影中的黄金时间,很多种解释,最常见的就是在一天中日落之前的一段时间。这个时间,光线的质量最为柔和,强度不高。光线的色温也多趋近于橙红色的低色温区域。这个时间段的光源角度很大,光源角度能够在画面中尤其是与人物表现上形成较大的光比,光比形成画面意义的对比。

除了,这几个黄金时间的光线特征,还有就是在这个时间段内拍摄,天空的光色还会受到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空气和天空的云量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和特殊色彩。而且,同样是在这个时段,几乎是每一分钟光色都在发生变化,半小时之内,橙黄色的天空会转变为日落后的青色和蓝色,形成巨大的冷暖对比。经常拍摄风光照片的同学们都知道,色彩的变化,光色的变化,对各个画面表达的价值和意义。

在黄金时间的低色温状态下,一方面导演在画面中表现了美国中西部风光的辽阔和壮美,美国作为幅员辽阔的国家,无数的绝美风景是值得赞颂的,美国的风光摄影在美国文化自信的建立中,曾起到过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黄金时间也是体现了一种即将逝去的哀婉情绪。因为主角弗恩是在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和工作,甚至是生活的小镇之后,选择了在路上的候鸟一样的生活。这在我们的社会中是一种更加落寞的体验。居无定所,不稳定的工作,拮据的生活,隐藏着的自己家人的疏离。这种在我们的文化状态和生活理念中,没有什么比夕阳下这个词语更加适合。

与此同时,整部影片笼罩在一种“曝光不足”的状态下。由于黄金时段的拍摄,多数时刻处于逆光的拍摄角度,这样一个用光角度,人物本身似乎成为了剪影状态,即使还有细节,天空细节的保证也着实累坏了观看主角的观众的眼睛。这样拍摄还原了一种真实场景和摄影的场景特性,目的是在还原当时的空间和观看的体验。我们今天无论是电影和摄影的作品中,创作者似乎流行着一种“自然主义”的表达方式,就是无限地贴近现实,抛弃了完善的光线和充沛的细节,处在阴影中的主角同样可以震撼的存在,有时候反而给人神秘感和亲近感。

导演赵婷在整个影片和画面叙事中使用了一个中国文化元素的闭环,就是圆和闭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抽象概念,在影片中,利用一年四季的变化,弗恩从离开小镇到最后回到小镇,过程中经历了各种气候的状态和变化。从生命的结束开始,到旅程上经历的生命的新生和朋友的离去,到最终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探讨。从遭遇生活困境到与自己妹妹在生活方式选择的最终选择上,似乎都是一个个的循环,没有重点也没有好坏对错。

当然,影片中也对弗恩这样的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作出了某些质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漂泊,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他们的个人选择还是无奈之举。开篇的一个镜头,描述了亚马逊工厂内的巨大工业场景,这个场景的描述是全景式的,以一种视觉上的规模提示工业与现代化是以何种姿态参与到现代人的生活,并且逐步异化人的生活。这个画面与加拿大摄影师爱德华·伯丁斯基的纪录片《人造风景》的开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这个开篇为数不多的以世界首富的企业形象为开端的画面,与后面壮丽的自然风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总之,《无依之地》不仅是在路上的情怀和美利坚文化基因,还是对现代化,网络数字化的世界,对社会和人的生活的异化与冲突,社会发展和广袤土地上“夹层”生活状态的人的一种关注。在这样的主题之下,利用摄影上的黄金时间,大的光比,低调的曝光和黄金时间的色彩来还原一种自然的讨论和反问,是一种轻柔浪漫同时,兼具锐利诘问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