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东汉时期,洛阳有一个名叫董宣的清官,其实董宣的官职并不大只是一个在京城的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可洛阳京都大大小小的豪强、纨绔子弟,一提到董宣就立正站好,好不客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连皇帝刘秀也奈他不得,封他“强项令”,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在很早之前,洛阳城衙门前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头顶状纸为儿子伸冤,状告湖阳公主的总管赵栋,说赵栋不顾行人,当街纵马,自己进城买柴的儿子因避闪不及,被赵栋的马活活踩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话没说完,进来了几个手拿状纸愤愤不平的青年,细问之下,竟全是状告赵栋白日街头杀人的。

董宣一听,拍桌便起,下令抓捕赵栋。只见衙役们一股脑地去,不一会儿竟又灰头土脸地回来。原来是湖阳公主护着赵栋,并传话出来,说那个胆敢再来登门寻事,就打断他的狗腿!

董宣也气得不打一处来,半晌才缓过来,将班头叫到跟前,小声说了一些事情。

又一天清晨,衙役探明了湖阳公主要去北邙山上扫墓,就立马回来报告了董宣。董宣闻报,鞋都未穿,便直接带人就往公主必经的厦门亭去,当场将赵栋当着湖阳公主的面,就地处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湖阳公主大怒,进宫向弟弟汉光武帝刘秀哭诉,刘秀听罢,叫人传旨,将董宣抓来宫中审问。

不一会儿,董宣便被人带到了金殿之上,一进门,棍子就像雨点一般落到了他的身上。董宣大喊:“且慢动手!小臣性命全在陛下手中掌握,且听我说一句话,再杀不迟。”

刘秀一挥手,棍棒停了下来。董宣道:“自古道民为重,君为轻,得民心者昌。湖阳公主怂恿家奴草菅人命,洛阳街头民怨四起,臣立斩赵栋于马下,上报君恩,下效万民,小臣无愧于心,既然陛下不分黑白,小臣今天就一死了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罢,就一头撞在殿内柱子上,撞得鲜血直流,身旁的人赶忙去拉住了董宣。

刘秀也不想让清官枉死,就对董宣说“那你给湖阳公主认个错吧,给公主磕个头。”想着大家小事化了,大家都下得了台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董宣即使被守殿的士兵活生生按跪在地上,也不愿意磕着个响头。

不是我的错,我凭什么认错!董宣的脑袋高高扬起,像是一面不愿屈服的旗帜。刘秀最后也没得办法,只得让董宣离开。

并在第二天,封董宣为“强项令”,赐了一席酒宴,表扬董宣的功绩。这就是董宣“强项令”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