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斗瘟神,斗争结果是为后世留下了一项奇特民俗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女娲是继开天辟地的盘古之后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她用泥水塑造出了世间的第一批人类,她用息壤治理洪水,又炼制五色神石补天。因为种种具有创世意义的功劳,在中国的传统道教神仙体系里,女娲拥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被奉为上古大仙之一。
在中国的传统神仙世界里,万事万物都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某个具备特殊能力、被赋予专门职责的神仙来掌控的。在古代,但凡具有传染性的疾病都可以归类为瘟疫。
今天的人们将传染病笼统地称之为“瘟疫”,但在古代汉语体系里,“瘟”主要描述患病的症状,而“疫”则具有动词的属性,偏重强调疾病的流行状态。按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疫”更倾向于命名在动物之间流行的疾病。后来随着语言的进化,“瘟”“疫”二字现在合用了。
掌管人间疾病流行,主宰疾病流行的种类、伤亡程度、起始时间的神仙,就是传说中的瘟神。道教所崇拜的瘟神,其见于典籍的正式说法起源于隋朝,相传瘟神总共有五位,分别按照春、夏、秋、冬、中五个时间段释放或者回收瘟疫。
例如瘟疫若发于春季,则古人会认为这是春瘟神张元伯在大逞其能。依次类推,夏瘟神为刘元达,秋瘟神为赵公明,冬瘟神为钟士贵,中瘟神又是总管瘟神,名叫史文业。人们之所以作如此精细的分类,目的在于每当瘟疫发作,就会明确释放瘟疫的神灵,从而有侧重点地进行祭拜祈祷。
尽管在道教典籍里关于瘟神的说法是这个样子的,但并未影响民间一些瘟神传说的流传。在江苏省南通地区,从古以来就流传着女娲娘娘斗瘟神的传说。
当地古老相传,天上主宰瘟疫的神灵大概是喝了“千日醉”之类的酒,所以非常喜欢睡懒觉。每年只有到了立夏这一天的时候,才会从睡梦中醒来,去人间释放瘟疫,以完成自己的职责或使命。这位瘟神所散布的瘟疫,受害人群主要是幼童,使得许多家庭因为孩子患病而家破人亡、苦难丛生。人间的百姓为此叫苦不迭,每年立夏前后都如临大敌。
人间百姓的哀苦惊动了上古大神女娲娘娘,为此女娲娘娘专程前去会见瘟神,双方因为都是有司职的正神,所以只能通过口舌之争来解决争端。这就相当于今天的人们所说的谈判,女娲认为瘟神应该以天下苍生的生死存亡为重,不要滥散瘟疫,以免百姓受苦受难;而瘟神则以自己的司职和执掌为由,辩称“雷霆雨露,皆是天恩”,瘟疫也是上天针对人间的一项不可或缺的管理手段。
双方各执一词,辩论了很长时间,陷入了“谁也无法说服谁”的窘迫境地。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人间因为两位大神的争论而风雷不息,雨雪纷飞。两位大神的争端引发了天庭高度关注,于是由天庭出面给二位神仙调停。
在天庭的主持下,二位神仙达成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每年立夏之日,也就是瘟神每年睡醒散布瘟疫的那一天,人间的孩童可以在胸前悬挂鸡蛋作为标志。但凡胸前挂了鸟蛋的孩童,瘟神均不得使其感染瘟疫。
因为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所以江苏南通地区的人迄今为止依然在执行一项奇特的民俗:每年到了立夏这一天,但凡家里有12岁以下孩童的,其母亲就会选择一些个头大的鸡蛋、鸭蛋或者鹅蛋,煮熟以后用绳子拴绑起来,悬挂在孩子的胸前。
在这个传说及民俗里,有两点与道教典籍里的说法有出入:其一,道教典籍里的瘟神是五位,而与女娲娘娘“谈判”的瘟神,似乎只有一个,要不然以一敌五,即便是女娲娘娘如此地位崇高、法力强大的神仙,恐怕也占不了便宜;
其二,按照古代人长期的观察总结,发现瘟疫有“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终于春分,止于清明”的节律,但女娲娘娘所面对的这个瘟神,却喜欢在立夏这一天肆虐。这种区别估计与不同地区常见传染病种类不同有关,在我国南方气候温湿,一些像痢疾、血吸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就容易在夏季传播;而在更大的区域内,一些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的传染病,则多发于冬春时节,所以这个民俗传说并未违背科学规律,只是各自描述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我国古代曾经留下了很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和风情浓郁的民俗习惯,这些文化遗产里既有祖先们解读万事万物的丰富想象力,也蕴藏着人类与各类灾难斗争的宝贵经验和不屈精神,“女娲娘娘斗瘟神,孩童立夏挂熟蛋”,就是其中颇为典型的代表。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读者朋友关注本自媒体账号并积极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