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白话译文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创作背景
这是以汝水一带女子口吻所唱的民歌。诗篇年代当在西周崩溃之际。
从西周早期开始,就曾不断像淮汉一带拓展统治空间,因而在那里驻扎军队。
王朝崩溃,还有许多将士留在南方。征夫久役归来,妻子为挽留丈夫而唱此诗。
也有人认为征夫并未归来,是妻子在家思念远方服劳役的丈夫,诗中的见面情景是妻子的想象。
《诗三家义集疏》:“鲁说曰:‘周南之妻者,周南大夫之妻也。
大夫受命,平治水土。过时不来,妻恐其懈于王事,盖与其邻人陈素所与大夫言。
国家多难,惟勉强之,无有谴怒,遗父母忧。昔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
非舜之事,而舜为之者,为养父母也。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故父母在,当与时小同,无亏大义,不罹患害而已。
夫凤凰不离于蔚罗,麒麟不入于陷阱,蛟龙不及于枯泽。
鸟兽之智,犹知避害,而况于人乎?生于乱世,不得道理,而迫于暴虐,不得行义,然而仕者,为父母在故也。
乃作诗曰:“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盖不得已也。君子以是知周南之妻而能匡夫也。’”
《周南·汝坟》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此诗写夫妻伤别,从夫妻未见时,妻子的忧虑和如饥如渴的思念,写到既见后的欢欣和不再分离的美好愿望,还写到与父母团聚的无限欣慰。
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情感沉郁顿挫,语言形象动人,以饥饿比拟忧愁,颇为新奇。
名家点评
汉代卫宏《毛诗序》:“《汝坟》 ,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言此妇人被文王之化,厚事其君子。”
宋代朱熹《诗集传》:“汝旁之国,亦先被文王之化者,故妇人喜其君子行役而归,因记其未归之时,思望之情如此,而追赋之也。”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夫妇人喜其夫归,与文王之化何与?妇人被文王之化而后思其夫,岂不被化即不思其夫邪?如此说《诗》,能无令人疑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