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过年了,催婚催生催二胎又要上演一波。说起催二胎,有个流行的说法是:现在不生二胎,老了要后悔的。

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我以及我身边只生一个孩子的,对养老问题并没有太多担忧,反倒是生了二胎的,现在就后悔了,只盼着老了能自由点,还不敢奢望养老。

有句话说得好: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动用其他资源。因为和其他资源比起来,钱的成本是最低的。我想养老问题也是如此。养大一个孩子,就为把他拴在身边给自己养老,那孩子付出的成本也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不生二胎不必后悔

不生二胎老了会后悔,这样说的理由有二:

1,老了生病没人照顾,有两个孩子就好得多。孩子多点养老更有保障。

这个问题可以由市场解决。其实只要观察一下就会发现,照应我们生活的并不是家人亲戚,照应我们更多的是陌生人,就是我们购买的服务。等我们老了、病了,也是如此,医生、护士、护工,都不是我们的家人亲戚。

现在养育孩子都挺用心的,都希望孩子将来上个好大学,有个好工作,很少有父母养个孩子就是为了将来把他拴在身边伺候自己。

孩子好不容易出息了,我们也不好意思因为一点病就让他放弃学业,放弃工作,守在自己身边吧?

再说了,孩子有出息,完全可以为父母购买好的养老服务。自己有觉悟有实力的父母,自己花钱就把这问题解决了,根本不麻烦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父母老了,独生孩子孤独,没依靠,遇事没有兄弟姐妹商量。

如果把孤独定义为无彼此照应、无气味相投的伙伴,这个说法也不成立。

拿我自己来说,我有哥哥姐姐,可我们从小读书就不在一个学校,长大了也没在同一个城市,我们各自的事情,大大小小都没什么商量,各自都过得挺好。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同龄人圈子,生活中有什么问题,找他们问问就好,不用麻烦兄弟姐妹。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最主要的,还是上面说的,现在是市场经济,衣食住行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市场解决。

而我们的知己,更多是毫无血缘的人。大到影响我们的企业家、思想家,小到经常一起吃饭的好友,最不可能的,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人与人之间,最强大的联系并不是血缘,而是有共同的观念、彼此有尊重和爱的伴侣和朋友。最亲近的人,影响自己的人,往往都是没有血缘的。

孩子长大了,会有他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家庭,不用担心他孤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生二胎的现在就后悔了

二胎开放后,有个现象有点扎心:有不少重男轻女的、一胎是女孩的家庭“得逞”了。我身边很多70后的妈妈,最终没拗过公婆,很不情愿地生了二胎,做了家庭主妇。这不是她们想要的生活。

也有自愿要二胎的,但面临职场的考验也很大。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真心觉得累,孩子感冒发烧什么的,请假的永远是我,婆婆生病请假的也是我。公司一直待我不薄,但现在却对我颇有微词,我心生愧疚。
周末带孩子出去玩一下,婆婆指责你浪费钱;加班了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婆婆埋怨你晚归。当爸爸的该出差出差,公司旅游照去不误,回家有时间打游戏,有时间看片到12点多。而我把孩子哄睡后,洗把冷水脸,还继续做会儿兼职。实在是精力有限,推掉了很多兼职的事情,我本来可以赚得更多的。
有时候我想,我本来是个懒散的人,应该是孩子给我能量让我坚持下去的吧。真的好累,希望孩子们快快长大,等我老了,至少会有自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二胎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面对,例如招聘市场对女性的不友好,丧偶式育儿的普遍现象,婆媳关系等等。

当然,生一个孩子也要面对这些问题,只是轻微一些。我以及我身边只要一个小孩的,都是考虑到自己时间精力有限、财力有限,养一个可以是高配,养两个就只能低配,权衡之后还是放弃二胎。

如果现在生二胎就让我后悔,等我老了就没理由怪罪自己年轻时没生二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不是我们做了更好的选择,而是我们能让自己的选择更好

当然,上面都在说生二胎的不好影响,也可以说二胎的好处。两个孩子从小有玩伴,一起长大快乐多,这就比一个孩子好。

其实生几个孩子就是个选择问题,只要不是受外力绑架,是出于自己自愿,做什么选择都不该后悔。

选择就要付出机会成本,放弃其他可能。养两个孩子就要放弃养一个孩子的轻松,养一个孩子就要面对独生子女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不付出成本的选择,没有完美的选择。

养两个孩子想着养一个孩子的好,养一个又想着两个的好,纯粹是给自己找别扭。改变一下心态,选择了什么,就要享受它,赞美它给我们带来的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树林里有分岔的两条小径,走任何一条都是美景,欣赏你走的那条路。如果总想着另外一条路更美,满脑子后悔,那也错过了这条路的美景。这样的思维模式,不论做什么选择,都要糟蹋掉。

做什么遇到困难都是常态,更不要说养育孩子。不要一遇到困难就以为另外一条路没有困难。我们是人,不仅能选择,还能把事情做好。

赋予选择意义,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正确。不是我们做了更好的选择,而是我们能够让自己的选择更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