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愿师友

新春大吉、阖家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简介

董吉祥,1958年生于安徽怀远。师承周德昆先生,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大学本科学历,高级职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德国世界版画博物馆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董吉祥同时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大路画展策展人之一,中直大路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大路美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研究员,津津文化参事等。游居于北京、天津、牛津、斯图加特。

1976年,董吉祥曾作为铁道兵战士和青藏铁路建设者,走进雪域高原,他把绘画的根也扎进了这片雪域。一条路的情结,一辈子的艺术坚守,董吉祥以40余年雪域高原的切身体验,契合宏大的时代风貌,蕴含深厚的人文精神,将博大、雄浑、神秘的高原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近年多在欧洲进行艺术考察和学术交流,传播中国边陲振兴文化与高原绘画艺术,取得广泛的艺术影响。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神山圣湖(纸本水墨)208x200cm 200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域斜阳正红(纸本水墨)68x68cm 200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祥天路(纸本水墨)208x120cm 2006年

神会山川晕墨章

文 / 杨飞云(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我喜欢写生,面对造物写生有许多好处。大自然中蕴涵着天体宇宙的无限奥妙,朴素而直接地观察自然、体悟自然,使人目光敏锐、心胸开阔,从而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然而,对景写生和照抄自然是两回事,写生的目的,是让我们能从人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源头上去锤炼与提高。毫无取舍的照抄和自以为是的主观都是画不好的,照抄便琐碎,主观便概念,照抄自然与主观臆造都为艺术创作所禁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淡西风(纸本水墨)68x68cm 201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超然何处雪(纸本水墨)124x124cm 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羌塘写意(纸本水墨)68x68cm 2003年

董吉祥是深谙此道的画家。既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又注意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学养,并保持了在美术学院学习时养成的良好的写生习惯,不失时机地到大自然当中去观察、写生、体悟,将自我融入其中,山川神会。于是,他笔下的中国山水画总有一种可居、可游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虎踞昆仑(纸本水墨)68x68cm 20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泠风润月(纸本水墨)96x60cm 201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山中雨意(纸本水墨)68x68cm 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树影婆娑(纸本水墨)68x46cm 2020年

董吉祥经过长期不间断地写生,锻炼了自己的观察、比较和吸收的能力。在创作中巧妙地汲取和融合了多种绘画语境的长处,逐步从古人以论道、寻幽、游乐为题材的山居图、行旅图等传统山水图式中走出来,赋予更多的时代精神和现代理念。透过作品可以看出画家精湛的笔墨技巧、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特殊的审美个性。

——摘自于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当代画家——董吉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峰回路转(纸本水墨)68x46cm 202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高天流云(纸本水墨)68x46cm 201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壁立千仞(纸本水墨)68x46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露结霜晨(纸本水墨)68x46cm 201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雪原苍茫(纸本水墨)68x68cm 2014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天地间(纸本水墨)68x68cm 200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谷底歌声(纸本水墨)68x68cm 2005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故垒风云(纸本水墨)68x68cm 200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晨羲(纸本水墨)68x68cm 1999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雨润高原红(纸本水墨)68x68cm 199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风蚀的山谷(纸本水墨)68x68cm 198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峻沟系列·高天流云(纸本水墨)68x68cm 1986年

拓路风景

文 /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编审)

和人们按图索骥游览的风光不同,筑路人的风景常常在于开拓与发现。当董吉祥的《坦途》出现在人们视线的时候,被常人视作天然屏障的深岩巨壑,却因画面巧妙表现的出没于云岫之间的公路而让人感受到当今穿越天险的“坦途”。作品完全用水墨勾皴,虽未设色,却使人感受到山峦叠嶂的烟雾缭绕,郁郁葱葱,其画面峰峦之雄伟、境界之深远、笔墨之苍茫。

一位从版画创作起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画家,却能较深入地转换到中国画领域,其难度可想而知。董吉祥于此深得笔墨三昧而自成面目,的确显示了他出众的才华。他的山水画往往以积墨处理浓重的暗影,以积墨中的皴擦显示冰川雪山的肌理。他几乎是用笔塑山写水,方笔、圆笔、秃笔夹带着充足的水分堆写出积雪山石的质感,既清透沉滞又飞化自然。董吉祥的《吉祥天路》,虽常用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去增添画面的意蕴,但这种超现实却真实地揭示了拓路者那种深藏于内心的博大雄浑的精神世界。

——摘自于2015年《美术》杂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吉祥在青藏高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吉祥在青藏高原(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编辑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