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吐鲁番往西南走,过了南天山,就进入了真正的南疆——塔里木盆地,这个中国最大的盆地,四周被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包围,任何地方的水汽都难以进入(少量进入的水汽也因为没有地形抬升,无法变成降雨)。整个盆地就是一口干热的大锅,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四周则环绕着一圈戈壁,其中点缀着一串由周围雪山融水灌溉的绿洲,这些绿洲是这里唯一可供人类居住的地方。

当晚住在塔里木盆地北沿的重镇库尔勒,这个城市的发达程度也出乎我意料,没想到在南疆荒芜无边的戈壁中会屹立着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市容的规整还超过乌鲁木齐。后来听说库尔勒因为石油而经济发达。库尔勒的居民大多数是东亚面孔,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与吐鲁番以及后面的南疆城镇不同。

第二天沿着高速往西开,环绕塔里木盆地都已经修好或者在修高速公路,不过环塔里木公路都在戈壁滩中,风景单调,如果要看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必须走沙漠公路。

过了轮台以后离开高速,折向南方,经过轮南镇后就进入了沙漠公路。这条公路长550公里,从北往南纵贯中国最大沙漠,两边依靠特殊的人工植被带防沙,需要不断地维护,才能不被风沙埋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后路两边已完全是连绵起伏的沙丘风光。进入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了!

同样是沙漠,这里和库木塔格很不一样。库木塔格的沙丘高大,像一片层峦叠嶂的山峰,塔克拉玛干比较平缓,像一片波澜起伏的海洋,更为雄浑、大气、苍茫。

往南走,沙漠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积雪,这银白色的塔克拉玛干,是独属于冬天的奇幻景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银白的沙丘散发着魔性的光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沙丘间行走,如同陷入了一片幻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周都是茫茫的沙海,延展千里,在公路修通前,没有人可以到达此处。塔克拉玛干,就是维语“进去出不来”的意思。而我今天能置身在此,是多么地幸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昏时分,爬上一座高高的沙丘,俯瞰夕阳下的死亡之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坐在沙丘上,在这片宏伟的沉寂里,静静观看夕阳西下。

可惜,此刻若有一身阿拉伯长袍,再配上一只骆驼,就完美了。

当晚到达塔中镇,这是一个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正中间的小镇,也是几百公里范围内唯一的人类定居点。塔中镇只有一排路边的平房,旅店前停着一些过路的货车,没有什么游客。这里的住宿条件却比想象地好,在这沙漠的腹地,房间里竟还可以洗澡。

这里几乎不可能有水源,所有的水应该都是长途运来的,按理应该十分昂贵。

晚上躺在床上看地图,发现传说中的“精绝古国”(尼雅遗址)就在南方不远的地方,而且导航上可以开过去。望着窗外夜色中的沙漠,想着那里是不是真有一座九层妖塔。

和斯文·赫定发现的楼兰遗址一样,尼雅遗址也深入在沙漠之中,周围没有绿洲和水源,令人疑惑。有说法认为以前尼雅河经过那里,后来改道或断流了,精绝古国因而废弃。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精绝古国曾经在更南面,但沙漠中的地面是一层流动沙丘,就像大陆漂移那样,城市随着沙漠地表整体移动,越来越往北进入沙漠腹地,远离了水源,就逐渐被放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天起来,发现塔中这里已经完全没有雪了,塔克拉玛干显露出沙黄色的本来面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个岔路折向东方,就是去尼雅遗址的小路。但这条路满是锐利的碎石,很容易扎破我的公路胎。只走了两公里就放弃了。

在这里单车独行风险太大,一旦出事连手机信号都没有,也几乎没有其他车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能对着茫茫的沙海,想象一下那个沉睡了千年的精绝古国

快到沙漠南缘的时候,沙丘就被戈壁取代,两边出现了树木和村庄,还有尼雅河,现在是冬季枯水期,水量很小。

接着经过民丰县城,沿着315国道往西开,这段路是古代丝绸之路南线的现代版本,大地形上一边是沙漠,一边是昆仑山,但走在其中两者都太远,目所能及只有茫茫戈壁,风景非常单调,限速还很低,大半天下来开得人昏昏欲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戈壁滩的骆驼

南疆这一片的人口主要都是维吾尔人,很多时候在这里会有穿梭到西亚、中东的感觉。在乡村可以看到很多传统生活的景象,比如坐着小驴车赶集的村民。这里的房屋也大都是古旧的土黄色房子,看上去和阿富汗乡村非常像。

因为各种原因,这里的发展在新疆比较落后,一路上安全氛围比较紧张。安检强度大,路上警察,装甲车很常见。不过当地人似乎也习以为常了,他们大多都是比较友好的,和其他地方也没什么区别。

当晚宿和田。第二天继续往前到达叶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叶城的清真寺

和田曾是西域著名古国:于阗王国的所在。于阗是和高昌、龟兹齐名的佛教国家,是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拥有近千年灿烂的佛教文化,当年玄奘取经时也对这里的虔诚氛围有过记载。

十世纪时期,这里爆发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惨烈战争,一方是于阗王国及支持它的佛教盟友高昌(甚至吐蕃和大宋都给予了道义支持),一方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国,及其中亚穆斯林盟友。最终,虽几度获胜攻下喀什,无奈国力差距太大,于阗仍难逃灭亡厄运,关于佛教的一切全部被摧毁,人民也被迫改信伊斯兰教,那个丝绸之路上的千年佛国从此销声匿迹。

于阗的灭亡,就像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开启了整个西域佛教世界的衰亡之路。到了蒙古人时期,西域的伊斯兰势力已足够强大,加上几任可汗的强制推行,对佛教进行了最后清洗,龟兹、高昌、哈密等佛教中心也相继湮灭(高昌和交河古城就是在这个时候被破坏和废弃的),中古时期那个玄奘曾见到的西域从此远去,只剩下了一些遗弃在大漠中的废城、残塔、被挖去面部的洞窟壁画,无声地述说着当年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