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不让放鞭炮,我不知道其他人对这项规定是赞成还是反对,我个人是很排斥这种动不动就把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民俗文化,一刀切的做法,像是在2019年某地方,居然规定街上的门店不能贴春联,说是春联破损后有损市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过年放鞭炮,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该不该禁呢?我认为不该,原因如下:

很多赞成农村禁放鞭炮的原因在于,鞭炮燃放时会造成大气污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像是某地区ZF,对禁放的权威解释是这样的:

每到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河南省空气质量PM2.5浓度和AQI指数都会急剧升高,连续出现爆表现象,导致月度PM2.5平均浓度过高,不仅带来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而且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烟花炮竹在储存、运输燃放时也有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禁放鞭炮的理由,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的,鞭炮确实是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很容易误伤到人,鞭炮也确实在放的时候,空气中会有大量的浓烟,味道很刺鼻,会影响到空气的质量,鞭炮响声,也是一种噪音。

但不能因为鞭炮有这些、那些的缺点,就要一刀切的禁止燃放,要说影响空气质量,工业污染不是更为严重吗,汽车尾气的排放,是不是比放鞭炮的污染还要大呢?每天每时各地都有交通意外发生,是不是也应该把汽车禁掉,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答案肯定是不行,工业化、汽车和人们息息相关,人们也不可能回到原始时代生活。但如果只是以过年放鞭炮,可有可无,就一刀切地要求农村禁放鞭炮,明显就有失公允。

民俗文化当中,炮竹声声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这观念已经和农村人生活也是离不开的,过年放鞭炮,除了喜庆,也是农民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毕竟在传统的民俗文化中,过年放鞭炮是为了驱“年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兽虽然是属于迷信的一种未知凶兽,但其实现在农村人,也只是把放一年当中的不顺、不如意、不开心等负面的事,当成了“年兽”了。在过年时放鞭炮就是想着辞旧迎新,期盼着新的一年,会有个更为美好的生活。都说生活要有仪式感,过年放鞭炮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为数不多的一种仪式感。

另外,农村放鞭炮,也只是重大节日才放的,这种污染来得来去得也快,并且相对其他的污染,放鞭炮可以说是忽略不计,一年当中也就这次几天放鞭炮的时间,就要禁掉,是不是对于农村人的要求过于严格,不近人情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农村要是一直禁放鞭炮,那么多年以后,还有人会记得过年放鞭炮这种传统民俗文化吗?幸好也不是每个农村地区,都在禁止放鞭炮,像是昆明已经解禁,烟花爆竹的燃放。这也说明传统的民俗文化习俗,不能说禁就禁。

关于农村放鞭炮的安全事项

确实鞭炮有一定的危险性,不合格的鞭炮产品,对人的健康有很大的威胁,不过我认为这是需要当地的ZF去引导、加强监督,而不是让生产,不让销售、燃放。

像是对鞭炮从事相关行业的生产厂家,制定高标准的行业要求,鞭炮储存、运输、销售等持证上岗,加强监督。对农民们宣传、指导,燃放鞭炮、烟花所需要的安全事项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论:

农村一刀切的禁放鞭炮,有些矫枉过正,过年鞭炮不是陋习,是广大农村朋友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果一味的禁放,那太过于不尊重传统的民俗文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