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鲍秉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唐长山的山水画,我们发现自己被不知不觉地带入场景之中。画家邀请我们跟随他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前行,在岸边等待渡船,穿过村落,也许我们走入小山之后,村落消失在视野之中,这时我们发现已置身于桥上,抬头仰望瀑布。我们继续沿山谷前行,发现农家的房屋已出现于树巅之上,于是在院中休息,一边摇扇,一边与农家人聊天。在画卷的最后,画家会将我们带到岸边,看着水面以及出现于薄雾之上的远山之巅。
著名山水画唐长山,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进修于北京吴树强中国画高研班,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高级油画师、北京名家画院理事、北京时代金城画院院士、山东儒家书画院副院长、专职画家,其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美展中获大奖。国画《微山湖日出》《山高流水长》等三幅作品被钓鱼台国宾馆、国际商务部先后展示并收藏。
唐长山的绘画作品,融传统水墨与西洋画于一体,浓墨重彩,厚重典雅,既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又不失传统笔墨的继承,并且有所发展提高。
山水画的境界给人的是可观、可行、可游、可居的神游场所,不论是北宋山水还是南宋山水,所表现的意境与功能无不如此,或是仙境一般的缥缈神奇,或是悠闲农夫渔樵的隐居之所。观赏唐长山的山水画是一种动态的、沉浸式的体验,观者进行了一场虚拟的旅行,令我们的心灵遨游于方寸之间。借用北宋郭熙《林泉高致》的话说:“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见青烟白道而思行,见平川落照而思望,见幽人山客而思居,见岩扃泉石而思游。”
唐长山绘画的风景画,不是简单地描摹自然的风光,而是能从山前看到山后,从山下看到山上,从房内看到房外,使咫尺千里的美景尽在眼前。这也更是画家的精神诉求与流露,是画家人生态度的表达,是画家人生追求的体现。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出自唐代王维的诗《画》,描写的是自然景物,赞叹的却是一幅画。这幅画正是唐长山的山水画营造“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的境界,山水画创造的意境不光是优美的景色、山川的风光,更多的是画家理想境界的追求,是超脱于烦琐与庸俗社会的心灵居所。取消了浮躁者的欣赏美的资格。在这里,任何的浮躁都不行,有的只是心静如水,但不是死水而是活水,你看画中有水呢?一汪春水有着挡不住的盛情倾泻而出,一种流动之美跳跃于画家的眼中。
2021年1月30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