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愿师友

新春大吉、阖家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简介

陈永平,字幽安,号宽勇1962年生人,祖籍辽宁省丹东市。199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00年结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高研班。现为自由艺术家。擅长写意花鸟画,山水画。追求虚静空灵,清新而平淡的艺术风格。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中日韩体育交流大会,辛弃疾纪念馆收藏。《中国美术市场报》、《领导科学报》、《神州诗书画报》、《泰山晚报》、《当代艺术名家与收藏》、《中国艺苑》、《名家名作》、《思维与智慧》等刊物均有专版介绍。出版艺术典藏当代实力派画家陈永平卷,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展览并获奖。

作品《野趣图》入选当代青年美术家百人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作品《荷》入选95中国体育书画大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作品《墨荷》入选“丹青焕彩”中国画展(济南美术馆)

作品《风定荷香》入选中国首届花鸟画学术邀请展(菏泽美术馆)

作品《荷塘系列》应邀参加建国60周年名人名家作品邀请展(舜耕国际会展中心)

作品《冬月》入选“笔痕墨象”当代最具市场潜力书画家提名展(成功美术馆)

作品《百菜之王》入选“共筑中国梦绽放十艺节”全国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鲁银美术馆)

作品《清气图》入选“世园梦盛唐情”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冀东书画艺术馆)

作品《群鱼图》入选“大爱无声”书画名家邀请展(大声艺术品展览中心)

作品《吉祥图卷》入选“吉祥草原”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

同时获得“2017鄂尔多斯最具收藏价值年度人物”荣誉称号并获银奖(东联书画博物馆)

2018年参加雄者安和――贾友良、陈永平书画邀请展(冀东书画艺术馆)

作品《大吉图》入选2019名家书画全国巡展(成功美术馆)

作品《山水》入选广种福田—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中晨艺术小镇A厅)

作品《荷韵悠悠》入选《岁月膻递、江山筑梦》庆祝建国71周年书画名家邀请展(大家境界美术馆)

陕北写生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写生一 33x3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写生二 33x33cm

笔墨抒写的“信天游”——陈永平陕北写生作品品读

文/李延(华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永平是我的师兄,擅长花鸟画。正如他淳厚、热情的性格一样,他的花鸟画用笔洒脱,画风清丽,在传统技法上又融进了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频频亮相全国各大美术作品展览。而在前不久,永平兄却给我展示了一摞他的山水写生作品,这是一组描绘陕北风情的小品,尺幅不大,但笔墨苍郁,色彩浑厚。画面中陕北地区的川和塬,山和梁,沟和壑,古树、窑洞、毛驴等,都构成了他具有独特地域的艺术风格。虽是写生作品,却在点画涂抹间有着黄土高坡广袤无垠、苍茫浑荒的气韵。

写生既能成为独立的作品,又可为山水画创作搜集素材。随着时代的发展,写生的概念在不断的丰富中。追本溯源,“写生”一词,可追溯到五代画师腾昌祐,“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再到宋最注重“写生”的赵昌。所以,历朝历代名家皆重写生,通过写生而与自然产生最朴素的面对,才能生发出最本真的情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石涛、黄宾虹、李可染等,皆从“外师造化”中获得灵感,“穷自然之奥秘,发山川之精微”,而成就了“可望笔墨,而有真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写生三 33x3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写生四 33x33cm

永平兄在这组陕北写生系列中,努力协调着写生对象与笔墨的关系,让二者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中。他认为笔墨是造型的手段,但不能成为造型的附庸。可以看出他是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笔墨关联中,找到写生的感觉,简洁飘逸的线和皴擦丰富的块面,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和艺术感染力。永平兄的陕北写生作品,主要描绘的是陕北高家坬,这里山高坡陡,风景独特,滚滚黄河从村脚奔腾而过。淳朴的民风和壮美的景色,使久居城市的画家对黄土高原产生了一种新的感受。所谓“新的感受”,就是换一种思维去解读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这种新的审美途径是将具象世界笔墨化的感性创造过程,他从容不迫的跟自然对话,那些写生的景物,在观者面前徐徐打开,山庄村落充满生机,自然而然的在画面上呈现出来,既有别于传统的山水画,更有别于抽象的西洋绘画,因为它们保留着最接地气的生活源头。

笔墨是画家的心声,永平兄从用西法写生到以己法写意,从外师造化到物我交融,追求着天人合一的形象表现。虽是户外写生,但他注重结构与章法,并利用墨白对照,干湿兼备,墨色相映的多样表现手法,不断拓展着作品的内涵,使他的陕北写生系列充满真诚和质朴。正如高尔基所说“美在质朴中”。永平兄如一名出色的导游,带领观者穿过朴茂的远山厚土,走进炊烟袅袅、谷米芬芳的村落,柴门半开、窑洞静坐,亦或驻足在只剩几颗枣子的枣树下,静听叶落的声音……这些乡土形象,通过他洒脱的笔墨和简洁的章法表现出来,使物像具有了独特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写生五 33x33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北写生六 33x33cm

无论山水还是花鸟,永平兄对大自然并不是一种对景写生的状态,而是强调物我交融的心灵体验和境外生像的境界升华。所以,他的绘画属于一种对结构主调的控制。他喜欢那种丰富感,比如堆砌的柴草、朦胧的远山,他要找一种特定的状态来吻合他的心理诉求。看他的写生作品虽然图式简单,但实际上笔墨中的细节非常丰富,比如窑洞与山石树木的关系,枯树旁毛驴的动态等,这些细微的笔墨非常耐看,趣味无穷。

陕北,这片古老的土地,经历了千万年的堆积、冲刷,高原的沧桑浑然天成。一座座山,一道道弯,永平兄行走于沟壑间,用笔墨抒写着脚下绵软的黄土,漫卷的浑荒。对永平兄来讲,虽然写生归来已隔多月,但却忘不了陕北写生的点点滴滴。景色的苍凉壮阔,村民的淳朴厚道,这一切让写生升华成为了一场洗礼,净化了浮躁的心灵。永平兄的陕北写生作品,犹如一曲嘹亮的陕北“信天游”,带着真诚和质朴,荡漾着远天厚土的回声。请君驻足,倾听,相信您一定会有别样的收获。(完)

太行系列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一 68x3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二 34x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三 34x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四 34x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五 34x45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六 51x3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七 51x3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八 51x3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九 51x34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行山系列十 51x34cm

荷塘系列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一 68x6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二 68x68cm

读陈永平的花鸟画

文 / 克东

中国绘画本是寂寞的事业。之所以寂寞,是因为习艺者必须穷年累月地进行技巧、学养、见识、心性的磨炼,方能期于大成。然而近十几年来,画坛却变成了一个热闹的道场。大师巨匠攘往熙来、创新风格兔起鹄落,有摇身一变即立地成画家者,有鲁莽灭裂即以为开宗立派者,加之吹鼓手鼓噪其间,艺苑之内,好一派郁郁葱葱。然而若欲于其中求一遗世孤立、自甘寂寞的人,真是甚乎其难的事情。永平君则是其选。

永平君是科班出身的职业画家,走的自然是学院派的路子,具有清晰地“寻祖问宗”的脉络。在中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科中,都有共通的形式语言,如气韵、神采、笔墨、线条等,也有各自择重的语言要素,花鸟画的创作是最不能“偷奸取巧”的。要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基础上走出自己个性化的路子,当然异常寂寞、异常艰苦了。艰苦地按照不求闻达的路数一往直前,是许多人不肯或者不敢的,之所以不肯,是名利在前,时不我予,张爱玲所谓“出名要趁早”,正可为他们内心渴望写照;之所以不敢,是觉得前人高山仰止,不可逾越,与其画虎类犬,不如画鬼容易。然则,名利之心需放下,然后才可以言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三 68x6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四 68x68cm

无论顺境逆境,都看不见永平君的欣喜若狂或颓废沮丧,一样的从容淡定。他清楚,只有胸怀坦荡,操守恬淡,才能透过生活的纷繁表象,看似于混乱中按自然精神有序地运行着的大“道”,只有如此,才能跳出功利的圈子。观照人生、心境,一种万象归一的气概。这对于“画如其人”的作品构建系统至关重要。正是由于永平生活哲学的格调定位在超功利的层次上,所以其作品的格调便凸现出高雅超逸的特色。永平自谓凡事都能心止如水,不烦躁,不慌张,心静才能画好画。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陈永平从传统一路走来,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对水墨花鸟画的执着追求,使其作品有着强烈的个人风格落笔成韵,着墨成趣,内涵隽永:在传统的基础上赋予了水墨花鸟画的新精神,凡是见过他的作品,感觉到他的花鸟画充溢着一种清幽之气秀逸通灵、安详静谧,难怪他取号也名“幽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五 68x6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六 68x68cm

他认为,画面不在于大,也不在于多,而在于有精彩的表现,哪怕是一平尺的小画,也必须有从一个点的定位,一笔墨的安排,一根线的走向,以及干湿浓淡的程度所构成的既符合视觉审美规律,又合于画面自律的东西,唯有此才是画面的核心。永平绘画的心理意向是平和而恬淡的,在他经营的画面中很少见到娇艳的色彩和躁动的笔墨。他的“彩色”完全显示在对墨色的微妙分配方面,他总能将笔墨经营出无限丰富的层次来,这正是由单纯中求变化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七 68x68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八 68x68cm

在作品环境、空间的处理上也独具匠心,行笔随意自然,气韵生动传神,无论竹石暗影,闲云野鹤,近些年来,画展大赛各种征稿甚多,国画的出路多了,然而笔墨的醇味显然衰弱了。制作风成为时尚,笔情墨趣却不见了。市场经济哄抬出一批画家,如同科举制度,考取了一批达官贵人一样。一个真正的画家,若听从于别人摆布,显然会委屈了自己的追求。扬州八家面对盐商巨富仍然随意挥洒,可谓学者风骨。八大山人生时画价并不高,历来另人五体投地,怕也是一种活法。我们理应呼唤那种洋洋洒洒的中国画笔墨精神,更希望永平君在今后的艺术创造道路上,始终保持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努力突破自我。我们翘足期待着。(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塘系列九 170x500c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编辑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