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愿师友

新春大吉、阖家安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艺术简介

张国营,曾进修于北京凤凰岭美术馆中国画创作与研究班,201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画院写意花鸟画创作与研究班。现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画院花鸟画创研班助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学术助理,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燕赵文化之星,廊坊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廊坊民进开明画院理事,松风画院副院长。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花写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花写生(二)

高扬“意”帜——张国营写意花鸟画品读

文 / 邵金强

早在前几年,我写过一篇关于张国营写意花鸟画的跋文,写那篇东西是因为看到了他画的那本精致的册页,在文章的末段,我这样说:“国营深谙古今之艺理,深居乡村,执教之余苦修艺道,已具几分禅意人格。花鸟竹石,素墨点染,自家意象,端倪初现。”

转眼几年过去了,国营访名师、师造化,历经几多艰辛,终于蜕变出新,生发出了又一个自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花写生(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花写生(四)

线质

线,线质,在写意花鸟画中无疑重要,王昱说“用笔要转束,不可信笔,盖信笔则顿挫皆无力矣。善于用笔者,一转一束,皆成意趣。”把国营几年前及近期的画放在一起来读,也可以把两个阶段的画中的线提出来读,我发现他的线、线质有了书法用笔的元素,起、行、收,中、侧锋及疾、缓、顿、起,都很有理性,剔除“碰”的成分,亦看出他在用笔过程中对“线”的理解和运用。我一向依照对书法的理解解读中国画,认为“线”在中国写意花鸟画中,尤其是大写意,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恰如好文章中的句子,句子不好很难串起一段精彩的文字,更不要说鸿篇巨制。

看白石老人的大写意视频,与你没看视频之前是两种感觉,具有行进速度和行进方向的每一根线都有生命力,穿透画面而愉悦观者,笔路划过的痕迹在“抛物状态”下行进,激情四射,气息饱满。但他的视频影像却很平静,没有丁点造作和发狠,是以一种相当泰然的态度在那里勾勒点染,是理性、情感高度凝练后的心迹流露。国营画中的线可读、耐读,或者说能够品读、品味,是有东西支撑的。近几年他在画余关注书法,一方面汲取营养,一方面修炼心性。拿给我看的字起初有二王元素,还有金农题画的趣味,再后来又关注篆隶的经典,不仅写出了与画面较为协调的题画字,而且对线质的锤炼也不断递进和升华。我记得前几年同国营一道去山西永乐宫看壁画的情景敬畏先贤是心性的碰撞,是欲思古人已有所思,是欲为古人已有所为,当找到这个点的时候,你就被感动了。那些线的经典感动了我们,我相信国营的心境土壤在那一刻一定得到了置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端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扇花鸟(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团扇花鸟(二)

心境

画者,置境也。画境是心境的艺术写照,不具备一个艺术心境的艺者,终归走向艺术的反面,要么匠气充斥,要么江湖气满纸。这是因为,艺者的心境无论清雅、拙朴、大气、厚重、醇正、萧散,都不是能掩饰出来的,靠掩饰装腔作势一阵子,但装不了一辈子,我们的心境高度可以一时不到,但不能一辈子不到。国营的画境是具有清新、淳朴意趣的,因为他知道要把心境当作一块土地来耕种,翻土、浇水、施肥、锄禾、收割,而后再浇水……不停地刈除荒芜,所以渐渐的营造出了适合自己心境的画境。在经常创作的写意花鸟作品中,更多的汲取了古人写的成分,尽力摒弃模式化因素,这样的作品不会太刻意,正附会了“画者首先要是文人”的基本要求。文人的生活状态直接影响心境,良好的心境的营造来源于汲取,汲取什么样的营养决定什么样的心境,所以孔子不饮盗泉之水,这种高尚节操的坚守,就在于“高尚”上,不污其行是为了保持高格调,所谓“格调高古”罢了。“大痴为人坦易而洒落,故其画平淡而冲濡,在诸家最醇。梅花道人孤高而清介,故其画危耸而英俊。倪云林则一味绝俗,故其画萧远峭逸,刊尽雕华。”就在于斯。

国营的画境没有落入俗套是因为他读书读得多且透,他对自汉魏六朝至清代画论反复研读,尤喜石涛画语,读到兴致处时常拍案,顿觉痛快。他在《画碟余墨》中说:“书画之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见山川河流之秀措,草木鸟兽之性灵,动乎于情,顿乎于胸,然后出于毫端,直抒胸臆。或发千古之幽思,或浇胸中之块垒,所谓心随境转,境由心生,笔笔皆是心相。”既然有了这样的感悟,还用担心他对艺术的追求流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薇花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连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海奇珍

意象

国营具有在乡村执教十几年的经历,乡土民风、土地稼穑、阡陌田埂,篱笆场院,所有这一切都能走进他的心田,化作为己所需的笔墨语言。因此,国营的写意花鸟画常常带有一丝泥土的芬芳,一缕青苗,几株高粱,三陇瓜藤,五畦青菜,以致农家炊烟,老叟乡音……所有这些在国营的心里以一种自然存在出现,他不用区分它们的优劣好坏,只是用艺术的心态去看它们,无论什么都化为国营笔下的气息,并不断地衍化出朴茂、真实、至简的意象,确定了具有自己艺术语言特色的笔墨根基,毫无疑问,他的这种艺术经营方式是在有生活的基础上不断向艺术高端递进的过程。

古人在论及画品时无不将画品与人品相提并论。“品”不仅是德行层面的,又关乎到修为层面。人修艺,艺也修人,画修人修出人的气质,那骨子里便不是多多少少的“俗”,便让“雅”充满了胸襟,所谓“清风入怀”,这时你想俗也俗不得,。就是俗,也是你日后反省的并为之汗下的过程了。这个“雅”来自人的“度”,是画家对耳闻目睹的所有一切事物的“悟”,什么样的人悟什么样的事和物,悟得的那个“果”又反观那个人。国营是个很能悟的人,悟出的果是很特别的。十几年生活在乡村,被别人不怎么看重的东西他却能提炼演绎出一个个能触及画境的笔墨因素,而且经常运用得很得体,这就是画家所具备的“画心”,如同诗人的“诗心”,眼到、心到,赋予一切以美好,这样心境就阳光,就为自己的笔墨给予了正能量,不至于被某种低俗所干扰,就为写意之“意”巩牢了纯正气象之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兰竹菊四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安喜乐四屏

国营在自己的绘画道路上坚定地选择了写意花鸟画,是有着十分清晰的思路的。他理性的培养自己的写意能力,清醒的定位在每一个阶段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一直以一个在路上的心态去把持自己。我们有理由相信,国营会在写意画的路上走的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樱花之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银花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秋日私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作品(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作品(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书法作品(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ND

编辑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