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野山菊、山菊花、黄菊花、千层菊、苦薏、野菊、野黄菊。

——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或以叶、全草入药。

——分布于东北、华北等地。

——清热泻火。

——微寒。

——苦、辛。

——肝、心。

——清热,解毒,消肿,凉肝,明目。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痈肿。

——感冒,流行性感冒,一般急性炎症疾病,高血压,流脑,呼吸道炎症,扩散型肺结核,白喉,肺炎,支气管炎,急性乳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肾炎,宫颈炎,胃肠炎,阑尾炎,泌尿系统感染。

——诸风,小儿高热抽搐,五官诸阳证脓肿(耳鼻口喉),目疾,口疮白喉,肠

风,肠鸣,妇人腹内宿血,泄泻腹痛,霍乱,一切痈疽脓疡,皮肤湿疮溃烂,热疖,肿毒,头癣,丹毒,天抱疮,天行火毒丹疔,毒蛇咬伤。

——去风,降火,破血,排脓,杀虫,疏肝,降压,清头目,解疔散毒,抑菌,止

痛,抗病原微生物,抗心肌缺血,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冠脉流量,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

——水煎,泡水,外用(煎水漱口或淋洗,捣敷,制膏外涂)。

——水煎(常量9~15克,鲜品量加倍),外用(适量)。

——脾胃虚寒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