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民俗中,国人都有春节贴窗花的习惯。按照古人说法,春节贴窗花主要是奔着“门窗贴红纸葫芦,逢节过岁收瘟疫”的讲究去的。而且,古人在春节对窗花题材的选取,尤其喜欢贴“喜”字元素的窗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究竟是为何呢?“喜”字不是古人们包括现在人在结婚时才会普遍使用到的元素吗?为何古人偏偏会拿它作为新年窗花题材的普遍元素来使用呢?其实,这无不诠释着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之处。

“喜”字,在今人的印象中,似乎代表着遇到可庆贺之事,比如新人结婚、学子金榜题名、家中添丁等等,人们往往习惯以“喜”字作为表达愉悦情怀的首要元素。然而,“喜”字在古人的意识形态里,其实除了今人通用的习惯外,还有另外一些更为特殊的含义,那便是代表了“纳福”“去病消灾”之意。而古人在新春佳节喜好贴喜字窗花也是表达了这些层面的意思。

“喜”字:古人寓意“纳福招财”

古人认为“喜”字的字形与葫芦相似,而葫芦的字音又为“福禄”,因此,古人们觉得每逢春节,在窗户上贴上喜字的窗花,就等于是在窗户上悬挂葫芦,取引福禄入户之美好寓意。正因为古人们对喜字的诠释,在意识中,暗藏葫芦的妙用,因此便有了古人春节贴窗花“门窗贴红纸葫芦”这一说法。古人将贴喜字窗花吉祥地说成是贴“红纸葫芦”,表达了人们希冀来年福禄满满,招财发旺之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川《江津县志》中提到“门楣之上,镂彩纸贴之,谓之‘喜钱’。”便足以看出,古人视“喜”字为福禄,财富的这一象征。

“喜”字:古人寓意“健康守护”

如果说红色的喜字窗花在古人的意识里,它是被看作红色的纸葫芦,那么,对于葫芦,在古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那便是作为药壶,有着去病消灾的讲究。“逢节过岁收瘟疫”说的即是这个意思。在这里,喜字表达了古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对家人们身体健康万事顺遂的美好期望。

这一讲究,清代《顺天府志》也曾提到:除夕“门窗贴红纸葫芦,曰‘收疫鬼’。”

在古代,郎中们常常喜欢将葫芦作为药壶,将一些珍贵的药材密封在葫芦内,防潮防变质,而且也利于看病时悬于腰间便于携带,而由这一行为又衍生出一个成语叫做“悬壶济世”,正是出于这么一层含义。因此,古人们觉着,红色的喜字窗花贴在窗户上,不但能够为新年增加喜庆的点缀,起到招财纳福的作用,而且也能够帮助大家“收瘟疫”,达到来年去病消灾的美好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白了古人在对“喜”字除了值得庆贺之事外所寄寓的特殊内涵,在此,我们便很容易理解,尽管新年窗花题材的样式,什么人物、花卉、家禽、走兽、文字图案等等甚为广泛,而为何古人却常好以选择“喜”字题材的窗花作为新年装饰的缘由了。

结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春佳节即临,今年“居家”者多,“就地过年”成为一种新方式,曾经过春节流行的“走亲戚”似乎变成了不来不去。如果您家今年正好贴上的窗花也是“带喜”图案,那么,如何将这份福禄与健康的美好祝福传递给亲朋友好呢?其实,在移动5G网络逐渐普及的现代社会,这已算不上什么难事,特别是对一些家庭网络已经超前进化到移动“全千兆”时代的朋友来说,一部手机,完全可以瞬间获得亲人间彼此真实无二,环境细节不打折扣的“喜”悦即享。

『文/东院景明,本文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留言、探讨,感恩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