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亭衣衣
导语:李鸿章,字浙甫,号少荃,本名叫章铜,世人多称“李中堂”,后来他的父亲给他改名叫李鸿章,是希望他长大成人后能报效祖国。后来的事迹我们都知道,李鸿章没有辜负父亲对自己的厚望,他二十多岁中举,又在朝中为官。
李鸿章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父亲对他的教育。
一、如果想要做官,就得改变身上的坏习气,不可倚仗父兄的地位欺负人
在《李鸿章家书 •谕文儿》中写道:
“吾儿少蓄为官之志,颇好,惟行事尚未就是于正轨,业师足为吾儿模范,惟友朋辈尚嫌未足耳。师长常具畏惧之心,未敢朝亲夕近。虽有良师教训.难于转移学生性情。友朋等食则同席,出入同阶,惟有爱慕之心,不若师生间之敬惧而难于转移也。今尔友类都大家风气,习俗殊生厌恶,而有志为官者,亦所更忌者也。吾儿不可因侍父兄显贵而仗势欺人,尔知汝祖父穷乏之时,为人所凌暴,敢怒而不敢言。尔当念祖父之被困,而生反感焉。”
这段文的意思是说:我的儿子从小就立下了当官的志向,这很好,但是言行还没步入正常发展途径中,教他的老师足以成为儿子效仿的人,只是朋友那一辈的人还不够。老师长辈时常具备恐惧害怕的心理,不敢早晚都信任接近。即使有让人得到教益的好老师的教诲训导,也难以改变学生的禀性和脾气。
朋友这些人同坐一桌吃饭,同一个台阶进出,只有喜欢倾慕的心理,不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敬畏害怕却难以改变。现在你的朋友们都是世家望族的风尚习气,习惯特别容易让人产生厌恶之情,如果有志向当官的话,也要改变这些需要忌讳的习惯。我儿不能因为父亲兄弟显达尊贵就倚仗权势欺负别人,你知道你祖父穷困潦倒时,被人凌辱损害,心里愤怒嘴上不敢说,你应当念及祖父当年的凼扰,就产生反感的情绪了。
李鸿章告诫儿子,如果想要做官,就要改变身上的这种坏习气,不依仗父亲和兄长的显贵地位欺负人。
从李鸿章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鸿章很重视对子女的品质的培养,不可倚仗家族势力欺压他人,希望子女能树立高尚的品德。
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体现家教的重要性,它会随着家庭的发展不断完善。
二、让孩子学会和他人友好相处
李鸿章对他儿子的言行进行约束,跟朋友相处不可有攀比的心理,要谦虚,这样的朋友圈才会不断扩大。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更要注重培养孩子和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现在独身子女的增多,但也不乏重男轻女的现象出现,导致孩子备受家里的长辈的宠爱,无形中给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让孩子很难融入人群中。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在平时家长就要多鼓励孩子多多参与集体活动,融入人群中,带着真诚去与人沟通,学会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李鸿章作为他儿子的父亲,更是他儿子的老师,言传身教,让孩子得到了熏陶。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约束自己,才能让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
三、让知书达理成为孩子的良好品行
我们会说这个人有教养,其实就是知书达理。知书达理是每个人必备的,然而却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小培养起的。
我看到有一些家长会带着孩子去阅读各种书籍,让孩子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还会跟孩子传输一些礼仪常识,还会带着孩子与其他人相处时,告诉孩子如何与他人礼貌相处。
作为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采取他们所喜欢的教导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排斥,才能在愉快的环境下, 接受良好的教育。
这一点,李鸿章便做到了先让自己成为知书达理的人,才去要求他的儿子也成为这样的人。环环相扣,家长先做到了,孩子自然也会向你们看齐。
李鸿章,他虽位高权重,但并没有目空一切,肆无忌惮,他谨记父亲曾受到他人的凌辱,这种耻辱是一块抹不掉的伤疤。所以他告诫自己的孩子换位思考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
现代生活中,有部分家长仗着自己钱越挣越多,心中渐渐不将他人放在眼里,家长的这些行为很容易让孩子效仿,相信不久后的他们将会成为像家长一样的人。所以,首先家长要摒弃孤高自傲心理,才能教出合格的孩子。
(全文完)
热门跟贴